成语拼音:guān xīn mín mò
成语解释: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谓语、定语;指关心群众的疾苦
繁体字形:關心民瘼
英文翻译:look after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瘼:病;疾苦:民瘼。
“关心民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心系百姓”差不多,都是形容当权者或普通人真心实意为民众解决问题。比如古代官员下乡赈灾,现代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困难户,这些行为都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有人会问:关心民瘼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别把“关心”停留在口号上。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可不是空话。他在地方任职时亲自带人修水利、建粮仓,让百姓吃饱穿暖——这种既动脑子又动手的实干,才是真正的关心民瘼。
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看看疫情期间的社区志愿者就知道了。他们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给隔离家庭倒垃圾,这些小事里藏着大情怀。有个超市老板主动给封控小区免费送菜,邻居们都说:“这才叫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
我常想,关心民瘼不只是大人物的责任。普通人随手帮邻居收快递、给外卖小哥递瓶水,这些微小的善意同样在传递温暖。就像俗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能让社会更有人情味。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记录帮扶弱势群体的过程。这种用新方法实践老传统的方式,既让善举被更多人看见,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科技手段的加入,让关心民瘼这件事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传播力。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某县城改造老旧小区时,政府没有直接拆掉小商贩的摊位,而是划出专门区域让他们继续经营。这种既改善环境又保障民生的做法,正是把政策温度和百姓需求拧成一股绳。值得欣慰的是,这样“带着温度做事情”的案例正在变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