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 wèi
  • xuě
  • r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īng wèi xuě rèn

成语解释: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严武》:“高适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高适兵未血刃而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繁体字形:兵未血刄

英文翻译:gain victory with unstained swords

兵未血刃的意思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刃:1.刀、剑等锋利的部分;刀口:刀刃。剪子卷刃儿了。2.刀:手持利刃。白刃战。3.用刀杀:手刃寇仇。

成语评论

兵未血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用:不经过激烈对抗就能达成目标。比如一家公司想要收购竞争对手,如果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谈妥条件,避免了市场厮杀和资源消耗,这就是典型的“兵未血刃”——既实现了商业目标,又维护了行业生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强调‘不流血’呢?”其实这个成语的重点在于“用智慧代替蛮力”。比如社区里两户邻居因为停车位闹矛盾,如果物业主动搭建沟通平台,让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享协议,远比报警或打官司更高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既减少了冲突,又保留了人情味。

现代职场中也常见这样的例子。当团队里出现意见分歧时,聪明的领导者不会强行压制不同声音,而是引导大家寻找共同利益点。去年我们部门做年度规划时,市场部和研发部本来为预算分配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总监提议先做用户调研,结果数据说话,大家自然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兵未血刃”的现实应用。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真正的高手都在追求“共赢解”。就像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果死磕历史责任,可能永远谈不拢;但换成技术共享+资金支持的方案,反而能推动实质进展。这种思维转变,或许正是“兵未血刃”在新时代的演绎。

最后有个有趣的观察:现在年轻人处理矛盾的方式越来越接近这个成语的精髓。他们更倾向于用表情包化解尴尬,用段子缓解冲突,甚至通过游戏组队来修复关系。这种“软化处理”的智慧,或许正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新生机。

"兵未血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