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chéng qián jìn
成语解释: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成语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加快步伐
繁体字形:兼程前進
英文翻译:advance at the double
兼: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程:1.规章;法式:章程。程式。2.道路;路段:登程。送了一程又一程。3.行进的距离:射程。里程。4.次序:议程。日程。5.度量;计量:计日程功。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兼程前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以加倍的速度赶路”,常用来形容时间紧迫时争分夺秒的行动。比如在职场中,面对项目截止日期的压力,有人可能会说:“咱们得兼程前进,先把核心功能上线,再逐步优化细节。”这种场景下,“赶路”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跋涉,而是对效率的追求。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跨越千年依然适用?答案或许藏在人类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古代商人运送货物时,遇到天气突变可能需要“昼夜兼程”;现代人处理突发项目时,同样需要压缩时间完成目标。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生存本能,让成语超越了具体场景的限制。
有个真实的历史案例:清代驿站传递八百里加急文书时,驿卒们轮班换马、接力传递,正是“兼程前进”的生动写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工作强度下常有驿马累毙的情况,这提醒我们:追求速度时也要考虑可持续性。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合理运用这种精神?以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迭代为例,团队在重大版本更新前采用“兼程前进”模式,通过临时调整工作时间集中攻坚。但项目结束后会安排调休,避免持续高压。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既保留了成语的进取内核,又规避了盲目冲刺的风险。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不在于鼓励无休止的忙碌,而在于教会我们识别真正的“关键路径”。就像登山时选择最优路线能节省体力,工作中抓住20%的核心事务往往能达成80%的效果。与其在所有事务上平均用力,不如在关键节点上加速突破。
当我们在会议上听到“必须兼程前进”的号召时,不妨先问三个问题:目标是否清晰?资源是否到位?后续是否有缓冲期?就像古代车马兼程需要备足粮草,现代工作冲刺也需要配套支持。毕竟,真正的效率不是透支未来,而是让每个阶段的努力都能产生累积价值。
观察身边的效率达人,他们往往在“加速期”和“恢复期”之间找到平衡。某位连续创业者分享经验时说:“每次融资成功后,我们会用三个月兼程推进产品,接着用一个月复盘调整。”这种波浪式前进的节奏,或许比持续冲刺更能走稳长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