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 páo dài lǚ
成语解释: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繁体字形:冠袍帶履
英文翻译:cap , gown , belt and shoes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袍:袍子:皮袍。棉袍儿。长袍。旗袍儿。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冠袍带履”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个人从头到脚的穿戴,常用来形容穿着正式或讲究。比如:“他今天冠袍带履地参加典礼,连领带都熨得笔挺。”这样的形象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庄重和重视?
那么问题来了:成语中的“冠袍带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要看具体场景。比如在职场中,“小王冠袍带履地准备面试”体现了专业态度;但若朋友聚会时“他冠袍带履地出现,反而显得格格不入”,这时候可能暗指“过于刻意”。所以核心在于场合是否合适。
举个例子,社区里的张阿姨组织茶话会时总说:“咱们随意点,不用冠袍带履的!”这句话既拉近距离,又点明了场合的轻松属性。反观公司年会,老板一句“大家记得冠袍带履出席”,立刻传递了活动的正式基调。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冠袍带履”的理解正在变化。以前可能强调“面子工程”,现在更多人意识到:得体的穿着不仅是尊重他人,更是自我态度的表达。就像穿着运动服去健身房的年轻人,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冠袍带履”?毕竟合适的装扮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再想想,如果历史人物穿越到今天会怎样?诸葛亮摇着羽扇走进地铁站,他的“冠袍带履”反而成了行为艺术。这提醒我们:所谓“正式”的标准,永远随着时代流动。重要的是理解规则背后的本质——比如职场穿正装是为了传递可靠感,而朋友聚会穿T恤是为展现松弛感。
下次当你犹豫要不要“冠袍带履”时,不妨先问:这个场合需要传递什么信号?是专业、亲切,还是创意?衣服本就是随身携带的沟通工具,用得恰当,既能保护自己,也能温暖他人。毕竟,真正的得体从不在衣服本身,而在穿衣服的人心里装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