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xíng
  • zhì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xíng zhì zhí

成语解释: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繁体字形:冥行行埴

英文翻译:Travel in the dark

冥行擿埴的意思

冥:1.昏暗:幽冥。晦冥。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3.糊涂;愚昧:冥昧。冥顽。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冥府。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擿:[tī]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4.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5.搜索。6.探。7.剖开;分。8.捶。[zhāi]古同“”:“绿桑擿椹。”[zhì]1.搔,挠。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3.古同“”,投掷:“擿玉毁珠。”

埴:黏土。

成语评论

冥行擿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的画面感特别强。想象一下:有人摸黑赶路,手里拄着拐杖不断点地探路,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这就是成语的字面意思。那它实际用来比喻什么呢?

问: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 答:它描述的是人在缺乏明确方向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试探和积累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有人第一次创业,既没行业经验也没导师带路,只能自己试错调整,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冥行擿埴”。

问:生活中哪些场景适用这个成语? 举个真实案例:小王刚入职新公司就接到跨部门项目,既不了解流程也没人交接。他硬着头皮查资料、请教同事,三个月后竟梳理出标准化操作手册。老板感慨:“你这真是冥行擿埴,摸着石头过河啊!”

个人观察:现代人其实每天都在实践这个成语。比如父母辈学用智能手机,年轻人尝试自媒体副业,本质上都是通过实践积累认知。这种看似笨拙的探索,反而比等待现成答案更能沉淀真知。

特别提醒:虽然“冥行擿埴”强调自主探索的价值,但也要注意避免闭门造车。就像夜间探路需要手杖,当代人在实践中也要善用工具:查文献、找案例、问专家,把盲目摸索转化为有策略的突破。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反而更显生命力。毕竟,面对AI、元宇宙这些新事物,谁不是在黑暗中举着火把前行呢?关键不在于是否看得清路,而在于始终保持向前探杖的勇气。

"冥行擿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