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éng
  • táng
  • l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éng táng yǐ lǎo

成语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唐 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

繁体字形:馮唐已老

英文翻译:be born under an unlucky star

冯唐已老的意思

冯:[féng]姓。[píng]1.见〖暴虎冯河〗。2.古同“”(凭)。

唐:1.(言谈)虚夸:唐大无验。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费)。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b)后唐。5.姓。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成语评论

“冯唐易老”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说的是汉代冯唐才华横溢却因时运不济始终未得重用,后人常用它形容怀才不遇或感叹岁月流逝。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典故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戳中了每个人内心对“时机”与“价值”的永恒困惑。

举个例子:一位中年程序员在技术会议上提出创新方案,却被年轻同事质疑“思路过时”。会后他自嘲:“我这算不算现代版冯唐已老?”这种调侃背后,藏着对年龄与能力错位的无奈。但换个角度看,他仍在积极输出观点,何尝不是一种突破?

再比如某非遗传承人坚持手工技艺数十年,面对机械化生产的冲击,有人惋惜“传统手艺已是冯唐老矣”。但正是这些“老”匠人守护的文化根脉,反而在数字化时代成为独特IP。你看,所谓“老”的界定,往往取决于观察角度。

我个人觉得,“冯唐已老”不该成为放弃努力的借口。就像葡萄酒的价值随年份增长,人类经验的沉淀永远无法被算法替代。职场中既有“35岁焦虑”,也有70岁CEO带领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关键或许在于:我们是否像冯唐那样持续精进,还是任由时光消磨锋芒?

不妨把这个成语看作人生闹钟。当觉得“老了来不及”时,想想摩西奶奶78岁开始学画,王德顺79岁T台走秀。时间确实会带走青春容颜,但带不走持续成长的可能性。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赛道,重要的是保持“冯唐式”的清醒——认清局限,但不困于局限。

下次遇到年龄带来的困扰,或许可以幽默地说:“冯唐老不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故事还能给手机充上电。”毕竟,历史的镜子照见的不仅是遗憾,更是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当我们停止用年龄丈量价值,那些所谓的“老去”,或许正是新生的开始。

"冯唐已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