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hú yù chǐ
成语解释: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成语出处:《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繁体字形:冰壺玉尺
英文翻译:Curling jade ruler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壶:1.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茶壶。酒壶。喷壶。2.(Hú)姓。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哎呦,说到“冰壶玉尺”这个成语,咱得先搞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对吧?(敲黑板)这词儿本意是形容人品德高洁、行为端正,像冰做的壶和玉制的尺子一样干净透亮。比如说:“老张在单位干了三十年,冰壶玉尺的作风愣是没被歪风邪气带跑偏,你瞅他现在退休了还被当模范宣传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那这成语现在用得多不多啊?”(挠头)实话实说,确实不算高频词汇,但用在正式场合夸人特有分量!举个反例你就懂:隔壁小王要是天天迟到早退,领导训他时来一句“你瞅瞅人家冰壶玉尺的老张”,这对比效果直接拉满。
再整点花活,咱把成语揉进故事里。比如说历史剧里清官断案:“包大人手持冰壶玉尺之志,愣是把这盘根错节的贪腐案查了个底儿掉。”这么一用,人物形象立马立体了不是?要我说啊,这种自带画面感的成语,简直就是语言界的滤镜,瞬间提升格调。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会讲究灵活变通,冰壶玉尺会不会显得太死板?(托腮思考)依我看呐,关键看用在啥场合。好比谈判桌上既要守住底线,又得随机应变——这时候“冰壶玉尺”指的是原则不能丢,但方法可以活泛。就像咱家楼下那网红面馆,二十年不涨价是良心,但开发外卖业务就是与时俱进嘛。
最后唠点实在的,这成语给我的启发就是:做人做事得有个基准线。就像我家老爷子常说的:“钱可以少赚,跟红顶白的事儿不能干。”虽然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这话老套,但仔细品品,跟“冰壶玉尺”说的不就是一个理儿?说到底,甭管时代咋变,心里那把尺子可不能生锈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