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 xiāo
  • s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īng xiāo wù s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都督始州诸军事,蛮夷恃险,狼顾鸱张,高山寻云,深谷无景,九地纵横,三门起伏,危峰马束,水险桥飞。遂得谷静山空,冰消雾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消失

繁体字形:冰消霧散

英文翻译:the clouds melt and the mists disperse

冰消雾散的意思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消: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5.姓。

雾:1.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飘浮在地面上。2.像雾的东西:喷雾器。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成语评论

哎呦,这成语"冰消雾散"可太有意思了!咱们先举个最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前两天老王和老李因为停车位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社区大妈出面调解,俩人当场握手言和——你说这时候用"冰消雾散"形容合适不?必须的!矛盾像冰块一样融化,误会像雾气一样消散,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版嘛。

不过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人际关系上吗?" 当然不是啦!你瞅昨天天气预报说有雷暴,结果今早起来阳光明媚,这不就是天气版的冰消雾散吗?说白了,只要是从糟糕状态变晴朗的情况,都能套用这个成语,灵活得很!

我自个儿觉着哈,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自带"过程感"。就像上周公司项目卡壳,团队连熬三个通宵终于搞定,老板说"咱们这次真是冰消雾散啊"——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既说出了之前的困境,又点明了现在的顺利?这种一语双关的劲儿,比单纯说"解决了"可带感多了!

话说回来,为啥这成语能流传这么久?个人觉得关键在于它画面感超强。你想象一下:寒冬里冻得梆硬的冰块,在春日暖阳下慢慢融化;浓得化不开的晨雾,被清风吹得无影无踪。这种自然景象的转化,可不就是咱们处理难题时的真实写照嘛!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这成语得注意语境。比如你要是跟外国朋友解释,可以举个奶茶店的例子:"就像排队俩小时买奶茶,结果刚轮到你新品就卖光了,这时候店员说'马上补货',瞬间冰消雾散的感觉就来了!" 这么一说,保证对方秒懂!

对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成语自带乐观属性。它暗示着困难终究会过去,就像我老家门口那条河,每年开春冰面咔嚓裂开时,总能听见街坊们说"看,又是冰消雾散的好兆头"。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可能正是咱们传统文化里最珍贵的部分吧。

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跟朋友抱怨"最近工作压力山大",话锋一转"不过我相信很快就能冰消雾散啦!" 你信不信,这话一说出来,自己心情都能跟着明朗三分?反正我试过,效果贼拉好!

突然想到个冷知识,古人用"冰消雾散"可不单指具体事物。《世说新语》里就有记载,说某人听完高僧讲经后"如冰消雾散,豁然开朗",你看,这不就是最早的"顿悟"表达方式嘛!所以说这成语真是古今通吃,既能接地气又能显文化,绝了!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要是把"冰消雾散"翻译成英文,你会怎么翻?我上次跟老外同事解释时用了"like ice melting and fog lifting",结果人家秒懂还夸中文形象。不过说实话,还是原汁原味的中文念着最带劲儿,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正好今早出门看见小区池塘的薄冰化了,晨雾被阳光切成金丝缕缕。站在那儿突然就想起这个成语,感觉整个人都跟着敞亮了。所以说啊,语言这东西真是神奇,四个字就能把心情和风景打包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