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qīng shuǐ lěng
成语解释:指冷冷清清。
成语出处:《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至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补语;指生活清寒
繁体字形:冰清水冷
英文翻译:Ice cooling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哎哟,你瞅瞅这成语“冰清水冷”,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像在说冰箱里的矿泉水?其实啊,它可是形容环境冷清或者人情冷淡的高级表达。比如说,大冬天的清晨,公园里连个晨练的大爷都没了,只有枯树枝上挂着霜,这时候就能感叹一句:“这地方真是冰清水冷,连麻雀都躲被窝了吧?”——你看,画面感“唰”一下就出来了!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写景吗?”嘿,那可不一定!比如同事聚餐后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键盘声“咔嗒咔嗒”响得像缝纫机,小李刚想讲个笑话,结果发现周围人都戴着降噪耳机埋头干活。这时候来一句“午休结束后的办公室啊,冰清水冷得连空气都凝固了”,是不是特传神?说白了,只要场景里透着股“没人气儿”的劲儿,这成语就能派上用场。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自己“社恐”,这算不算另一种“冰清水冷”?要我说啊,人际交往就像吃火锅,火候太旺容易烫嘴,完全冷锅又没意思。前两天在地铁站看见个小伙子,明明手机没电了宁愿盯着广告牌看十分钟也不找人借充电宝,这“冰清水冷”的态度,到底是自我保护还是错失机会?这事儿值得琢磨。
你猜怎么着?这成语还能玩出反差萌。比如朋友群里突然有人发了张结婚请柬,原本热闹的聊天窗口瞬间安静如鸡。这时候蹦出一句:“好家伙,这消息把群聊冻成冰清水冷的南极圈了!”配上个狗头表情包(哎呀,说好不用表情符号的),愣是把尴尬场面变成了集体笑点。所以说啊,语言这玩意儿,用得巧了连冷场都能变热场。
最后扯点实在的,现在满大街都是“治愈系”“温暖向”的内容,我倒觉得偶尔感受下“冰清水冷”也挺好。就像大夏天钻进空调房,凉飕飕的反而让人神清气爽。下次遇到冷清场面别急着逃离,说不定能咂摸出点独处的妙处——当然啦,要是真冻得慌,记得添件毛衣,成语归成语,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