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hún xuě pò
成语解释: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形容人品纯洁
繁体字形:冰魂雪魄
英文翻译:pure and noble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哎哟喂,说到“冰魂雪魄”这个成语啊,总让人觉得像在寒冬腊月里喝了一口冰镇酸梅汤——清爽又提神!比方说,老张这人虽然话不多,但做事一向清清白白,同事都夸他“骨子里透着冰魂雪魄的气节”。您瞧,这词儿是不是特适合形容那种内心纯粹、不为外界干扰的人?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品格吗?”嘿,您别说,还真不全是!比如小说里写“雪山之巅的隐士,一身冰魂雪魄,连呼吸都带着寒意”,这里反而带点神秘孤傲的感觉。说白了,语境不同,味儿就变了!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小李刚拒绝了个油水丰厚的项目,就因为觉得里头有猫腻。他媳妇儿打趣道:“你这人真是冰魂雪魄投胎的吧?”您看,这种带点调侃的用法,反而让成语更生活化了不是?
说到这儿啊,我倒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冰魂雪魄”的精神。您想想,现在满大街都是急吼吼想赚钱的主儿,能守住底线的人就像雪地里的红梅——越是寒冬越显珍贵。不过咱也得注意分寸,别真把自己冻成冰块儿,该融通的时候还得融通嘛!
最后唠叨一句,用这成语千万别逮着谁都往上套。要是夸个圆滑世故的人“冰魂雪魄”,那场面可就尴尬得像穿棉袄吃火锅——里外不是人咯!说到底,语言这玩意儿,用得精准才能挠到痒处,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