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é
  • yóu
  • kuì
  • y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é yóu kuì yōng

成语解释:同“决?溃痈”。比喻腐败之极。

成语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决肬潰癰

英文翻译:Carbuncle of breaking wart

决疣溃痈的意思

决: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决口。2.确定;拿定主意:表决。犹豫不决。3.确定最后胜负:决赛。决出前三名。4.副词。一定:决不后退。5.处(chǔ)死:枪决。处决。

疣:皮肤病,病原体是乳头状瘤病毒,常见的有扁平疣、寻常疣等。扁平疣是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数目较多;寻常疣是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表面粗糙,数目较少。不痛不痒,多长在面部、头部或手背等处。也叫赘疣。寻常疣通称瘊子。

溃:[kuì]1.(大水)冲破(堤坝)。也引申为突破:溃决。溃围(突破包围)。2.被打垮:溃退。溃不成军。3.腐烂:溃烂。溃疡。[huì]疮溃烂:溃脓。

痈: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多发生在背部或项部,症状是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许多脓疱,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非常疼痛,常引起发热、寒战等,严重时并发败血症。

成语评论

决疣溃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藏着解决问题的智慧。疣和痈都是皮肤上的病症,一个长在表面,一个藏在深处。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想要彻底治好它们,就得用刀划开、挤出脓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治标不如治本”。比如,工作中总有人抱怨团队效率低,但如果只是天天加班赶进度,却不分析流程漏洞,就像只给痈疮贴创可贴——问题迟早会爆发。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先解决表面问题?”举个例子,家里水管漏水,拿抹布堵住滴水处看似有效,但如果不修理破裂的管道,积水迟早会泡坏地板。这就是“决疣溃痈”的核心逻辑:表面缓解只是权宜之计,找到根源才能避免反复折腾。就像朋友曾向我吐槽,她的公司为了提升业绩,疯狂给员工打鸡血,却忽略了产品设计的老化问题。结果团队累垮了,客户依然流失。

这个成语还让我联想到现代人的焦虑。比如有人为了减肥,尝试各种网红食谱,却不愿调整熬夜、久坐的生活习惯。这就像每天用粉底遮痘痘,却不戒掉高糖饮食——皮肤问题只会越来越顽固。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改变需要直面“不舒服”的部分,就像医生处理痈疮时,必须忍痛切开感染部位一样。

再换个角度想,“决疣溃痈”其实在提醒我们警惕“假性解决”。社区里曾有位阿姨总抱怨邻居噪音大,后来才发现是她自己听力敏感。如果当初她只顾着和邻居吵架,而不是去检查听力,矛盾恐怕永远无法化解。生活中的很多冲突也是如此:你以为的“问题”可能只是更深层原因的投影。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虽然源自医学,但放在今天依然鲜活。它不鼓励我们做“救火队员”,而是成为“问题侦探”。就像修剪一棵生病的树,只剪枯枝治标,查土壤酸碱度才是治本。下次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不妨多问一句:“我现在处理的,到底是‘疣’还是‘痈’?”

"决疣溃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