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òng jiě bīng shì
成语解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成语出处:《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繁体字形:凍解冰釋
英文翻译:be dispelled like the thawing of ice
冻: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冻港。缸里的水冻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冻坏。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冻儿。鱼冻儿。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冻得慌。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冻害。我的脚冻了。5.姓。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哎哟,说到“冻解冰释”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挠挠头问:“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它就像冬天结冰的河面突然化开,用来形容原本僵持的矛盾或误会彻底消除了。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和小张因为工作分配问题吵得面红耳赤,结果两人坐下来喝了顿啤酒,把话说开后,嘿,之前的矛盾就像冰块掉进热水里——瞬间化没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嘀咕:“那这成语只能用在人际关系里吗?”当然不是!比如最近公司里新老员工因为流程改革闹别扭,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期,双方终于找到了平衡点。你瞧,这种从剑拔弩张到默契配合的过程,用“冻解冰释”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话说回来,为啥非得用冰啊雪的做比喻呢?其实这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观察。冰块看似坚硬,但只要温度合适就会自然消融,这和化解矛盾需要“时机+方法”的道理异曲同工。就像上周邻居家装修噪音闹得不愉快,结果人家主动送来自家种的草莓赔礼,这不,两家关系反而比之前更热乎了。
个人觉得啊,现代社会虽然节奏快矛盾多,但“冻解冰释”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了。毕竟现在沟通渠道这么多,发个表情包都能破冰。不过要真想让冰化得彻底,关键还得像解冻泉水那样——持续流动的诚意和耐心。就像去年我们团队那个拖了半年的项目,最后还不是靠每周一次的茶话会搞定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觉得“冻解冰释”和“破镜重圆”有啥本质区别?要我说啊,前者更侧重问题的根本解决,后者可能还带着点裂痕。所以遇到疙瘩别怕麻烦,找准症结慢慢来,保管能让冰化成春水,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