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n lǐn wēi fēng
成语解释: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繁体字形:凛凛威风
英文翻译:Awe inspiring
凛:1.寒冷:凛冽。2.严肃;严厉:凛遵(严肃地遵照)。凛然。凛若冰霜。3.畏惧;害怕:凛于夜行。
凛:1.寒冷:凛冽。2.严肃;严厉:凛遵(严肃地遵照)。凛然。凛若冰霜。3.畏惧;害怕:凛于夜行。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凛凛威风”这个成语,总让人联想到气宇轩昂的形象。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横刀立马,丹凤眼一瞪,敌军便吓得不敢近前——这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正是“凛凛威风”的最佳写照。不过问题来了:凛凛威风只能用来形容战场英雄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位老船长站在狂风巨浪的甲板上,尽管头发花白,但紧握舵盘的姿势和坚毅的眼神,同样让人感受到“凛凛威风”。这种气质不局限于特定身份,而是源于内心的信念感。就像暴雨中的百年古松,枝干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反而更显挺拔之姿。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能展现出这种气质吗?我曾见过菜市场里卖猪肉的大姐,手握剁骨刀精准分割肋排时,围裙上沾着油渍,眼神却专注得像在雕琢艺术品。这种专注带来的气场,谁说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凛凛威风?关键在于是否全情投入当下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凛凛威风与虚张声势有本质区别。就像动物园里炸毛低吼的狮子确实吓人,但真正野生狮群首领缓步巡视领地时,那种从容的威慑力才更令人心悸。前者是表演,后者是沉淀后的自然流露。
当代社会里,这种气质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比如遭遇突发事故时,第一个站出来指挥疏散的眼镜青年;或者面对行业乱象,坚持原则拒绝同流合污的普通职员。他们可能没有魁梧身材或响亮头衔,但关键时刻展现的责任担当,反而让“凛凛威风”有了更立体的诠释。
语言就像多棱镜,同一个成语在不同时代会折射出不同光彩。下次看到这个词时,不妨想想:那些让你不由自主挺直腰杆的存在,或许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褶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