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íng
  • zhī
  • d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íng zhī diǎn qī

成语解释: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皮肤白嫰,眼睛明亮

繁体字形:聹脂點漆

英文翻译:Curd paint

凝脂点漆的意思

凝:1.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结成固体:凝结。凝固。2.注意力集中:凝神。凝视。

脂:1.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里面的油质:脂肪。油脂。松脂。2.胭脂:脂粉。

点: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漆:1.黏液状涂料的统称。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坚韧的薄膜,有保护和装饰作用。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类。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漆成红色的。3.姓。

成语评论

说到“凝脂点漆”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里对美人的描述。比如《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肌骨莹润,眉目如画”,这时候如果用“凝脂点漆的容颜”来形容,是不是画面感瞬间拉满?这个成语就像给文字开了柔光滤镜,让读者立即联想到白皙细腻的肌肤和乌黑发亮的秀发。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老套?”其实关键在于使用场景。在描写仿古妆造的短视频文案里,用“模特凝脂点漆的妆容完美复刻盛唐风韵”,反而能精准传递古典美感。但要是用在科技产品测评里说“手机屏幕凝脂点漆”,就会产生奇妙的违和感。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自带对比美感。就像景德镇老师傅手作的青花瓷,白瓷胎如同凝脂,钴蓝纹样恰似点漆,这种视觉反差在成语运用中也同样奏效。试着想象“江南梅雨季的荷塘,白莲似凝脂浮翠叶,红鲤如点漆跃清波”,是不是比直白的颜色描写更有韵味?

值得探讨的是,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在当代审美中是否具有延展性。我注意到有些插画师会用它形容数字绘画效果,比如“赛博古风的角色设计,金属质感的皮肤凝脂般光滑,电子纹身如点漆流动”。这种古今碰撞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意境,又赋予其现代生命力。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陷入刻板印象陷阱。曾经有学生作文写“女生的皮肤都应该像凝脂点漆”,这就把审美标准狭隘化了。其实这个成语更适合用来描绘特定场景下的惊艳瞬间,比如“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历经千年风沙,画中人的玉臂仍透着凝脂点漆的光彩”。

说到底,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关键在于画师如何调配。下次当你想要赞美博物馆里的宋代白瓷茶盏,或是惊叹朋友新染的渐变黑茶发色时,不妨让“凝脂点漆”这个成语在合适的位置绽放它的古典之美。

"凝脂点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