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yí shòu wǔ
成语解释:《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成语出处:《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繁体字形:鳳儀獸舞
英文翻译:Fengyi animal dance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仪:1.人的外表:仪表。仪容。威仪。2.礼节;仪式:司仪。行礼如仪。3.礼物:贺仪。谢仪。4.倾心;向往:心仪已久。5.姓。6.仪器:仪表。地动仪。半圆仪。
兽:1.指哺乳动物,通常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野兽。禽兽。走兽。2.比喻野蛮;下流:兽心。兽行。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凤仪兽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想象一下,凤凰展开华丽的羽毛翩翩起舞,周围的动物也跟着欢腾跳跃——这不就是一幅万物和谐、其乐融融的画面吗?比如某公司年会上,老板突然放下架子跟着员工跳起流行舞,台下掌声欢呼声混成一片,这种打破层级隔阂的场景,不正像成语里说的“凤仪兽舞”?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宏大场面吗? 其实不然。上周社区举办的中秋晚会,七十岁的张爷爷用二胡拉《最炫民族风》,隔壁幼儿园小朋友举着灯笼转圈圈,这种跨代际的欢乐互动,同样能称为“凤仪兽舞”。关键不在于场面大小,而在于能否展现不同个体间的默契配合。
有个有趣现象:现代职场常出现“反向凤仪兽舞”。比如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自发组织午间街舞社,从CTO到实习生都戴着动物头套跳舞,这种主动创造的欢乐氛围,比传统仪式化的庆典更贴近成语精髓。我观察到,当人们卸下身份标签真诚互动时,最容易产生这种美妙的化学反应。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凤仪兽舞”的境界? 有个简单标准:看参与者是否自然流露出孩童般的笑容。就像上周参观的机器人博览会,原本严肃的工程师们看到自己设计的机器狗跳《小苹果》时,那种捂着肚子笑出眼泪的状态,就是最生动的注解。
有个容易被忽略的角度: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差异性的价值。就像交响乐团里提琴的婉转和定音鼓的铿锵能完美融合,现代社会更需要包容不同个性的共舞。下次团建时,不妨试试让沉默的财务同事和活泼的销售新人组队完成挑战,或许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某老旧小区改造后,广场上既有阿姨们的扇子舞,也有少年们的滑板秀,两拨人还互相喝彩叫好。这种新与旧、动与静的交织,恰似现代版“凤仪兽舞”,证明美好图景从来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多元共生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