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mǐ luán é
成语解释: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
成语出处:《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瘗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贤人去世
繁体字形:鳳靡鸞吪
英文翻译:Phoenix and Phoenix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吪:[é]1.行动:“尚寐无吪。”2.教化;感化:“周公东征,四国是吪。”3.(鸾和凤凰一类鸟)死:凤靡鸾吪。4.古同“讹”,错误。5.古同“哦”,歌唱。[huā]口开。
看到“凤靡鸾吪”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会先愣一下: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源自《诗经》,本意是指凤凰死去、鸾鸟哀鸣,常用来比喻贤者去世或事物衰败消亡。不过别被字面吓到,咱们可以用更生活化的方式理解它。
举个例子: “公司那位带领团队熬过经济危机的老经理退休后,项目突然陷入停滞,真有点凤靡鸾吪的意味。” “小区里那棵百年老树被砍后,孩子们再也没了乘凉玩耍的地方,街坊们都说这是凤靡鸾吪般的遗憾。”
为什么用这么生僻的成语? 当我们想表达“重要事物消失后的连锁影响”时,这个成语就像给文字戴上了放大镜。比如描述传统手艺失传,说“凤靡鸾吪”比单纯说“消失”更能让人感受到文化断裂的重量。
现代人还能用这种老词吗? 当然可以,但要选对场合。在追悼会致辞或历史纪录片里,这个词能瞬间提升庄重感。不过和闺蜜吐槽倒闭的奶茶店时,还是说“凉凉了”更合适——语言工具就像螺丝刀,得看场合选型号。
有人觉得这类成语是“语言活化石”,我倒觉得它们像藏在书架深处的老相册。偶尔翻出来用用,既能让文字有层次感,又能让年轻人在搜索引擎里多停留三分钟——说不定就因此记住了一段文化记忆呢?
下次写文章时,如果想给某个事物的消亡增加点历史沧桑感,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就像给黑咖啡加点海盐,意料之外的搭配反而能碰撞出新风味。不过记得在前面做好铺垫,别让读者需要边查字典边读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