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g
  • xiǎn
  • zuò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ng xiǎn zuò shǒu

成语解释: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成语出处:《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凭险作守

英文翻译:Guard against risks

凭险作守的意思

凭:1.(身子)靠着:凭几。2.倚靠;倚仗:这事儿能不能办成,就全凭你了。3.证据:凭据。文凭。不足为凭。4.表示凭借、根据:凭票付款。凭经验判断。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5.姓。6.无论:凭你跑多快,我也赶得上。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成语评论

凭险作守”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常见。举个例子,比如古代战争中,守军常会驻扎在陡峭的山口或湍急的河流边,利用天然地形阻挡敌人进攻。这种“占着易守难攻的位置,专心防御”的策略,就是典型的凭险作守

为什么古人喜欢凭险作守其实答案很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比如三国时期,蜀汉依靠剑门关的天险,仅用少量兵力就能阻挡曹魏大军数月。这比在平原上建城墙、挖壕沟省力多了,还能集中资源发展内政。

现代生活中也有类似智慧。比如创业公司选择细分领域发力,就像在商业战场上“占山头”。有个朋友开咖啡馆,专门做宠物主题,避开星巴克的竞争,反而吸引到爱宠人士这个特定群体。他说:“与其在红海里硬拼,不如找个自己的山头当护城河。”

凭险作守等于消极防御吗?其实不然。明朝修建长城时,不仅依靠山势,还配套了烽火台、驿站和屯田制度。这说明真正的“凭险”需要主动布局——既要选对位置,也要构建配套体系。就像现在企业做技术壁垒,光有专利不够,还得有持续研发的能力。

有趣的是,这个策略用过头反而会失效。南宋偏安江南时,过度依赖长江天险,忽视骑兵训练和主动出击,最终被元朝水陆夹击攻破。这提醒我们:优势是工具,不能变成枷锁。就像疫情期间,某些传统企业死守线下渠道,反而错过转型线上的机遇。

观察自然界的生存智慧,红树林选择在潮间带扎根,既利用咸淡水交汇的环境过滤养分,又用密集根系抵御风浪。这种与环境共生的防守策略,或许比单纯“硬扛”更值得学习。毕竟在现代社会,真正的“险要”可能不再是地理屏障,而是独特的价值创造能力。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想想“凭险作守”的逻辑:先看清自己的优势地形在哪里,然后围绕它构建防御体系,同时保持对外部变化的敏感。就像登山时选择背风面扎营,既避开强风,又不妨碍观察星空。

"凭险作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