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x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 yí rù xiǎn

成语解释:出入于安危之中。

成语出处: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出夷入險

英文翻译:Go abroad and enter into danger

出夷入险的意思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夷: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6.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成语评论

哎哟,这“出夷入险”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从安全的地方突然跳进危险里,像极了打游戏时手滑点错传送门——前一秒还在新手村晒太阳,下一秒就被BOSS追着跑!比如:“他本来在国企干得稳稳当当,结果非要辞职创业,这下可真是出夷入险了。”你品,你细品,这词儿是不是把人生选择里的刺激和不确定性拿捏得死死的?

那问题来了,为啥有人非得出夷入险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从小是个学霸,毕业后进了大厂拿高薪,结果突然辞职去搞极限运动。别人都说他疯了,他却说:“安稳久了,骨头都生锈,总得试试自己能不能翻过那座山。”你看,这出夷入险的背后,藏着人对突破自我的执念。就像老话说的,“不破不立”,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出夷入险也不能瞎莽啊!比如小红听人说炒股能暴富,脑子一热把存款全投进去,结果赶上熊市血本无归。这哪叫勇气?这叫赌徒心态。真正的出夷入险,得像老司机开车——心里有地图,手里握方向盘,就算山路十八弯也能稳住节奏。所以啊,关键不是“险不险”,而是“值不值”。

个人觉得吧,现代社会里“出夷入险”早就不止字面意思了。像转行、跨领域、甚至坚持小众爱好,本质上都是跳出舒适圈的行为。比如我有个朋友,放着程序员高薪不拿,跑去当流浪摄影师。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他朋友圈配文是:“拍过沙漠星空的人,哪还怕格子间的日光灯?”你品,这种心态是不是比成语本身更带劲?

说到底,人生哪有绝对的安全区?台风天点外卖都可能被淋成落汤鸡呢!重点是在出夷入险的过程中,能不能把危险变成养料。就像玩密室逃脱,你明知道NPC会跳出来吓人,但解开谜题的成就感早盖过了害怕。所以啊,下次遇到需要“出夷入险”的时刻,不妨先问自己:这波风险,能让我升级不?

"出夷入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