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jiāng
  • zài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 jiāng zài zhì

成语解释:疆:边疆;质:同“贽”,古代初次见面的礼物。指带着见面礼到国外去。比喻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外国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卖国

繁体字形:出畺載質

英文翻译:Load out of Xinjiang

出疆载质的意思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疆:[jiāng]1.地域,领域,边界:疆土。疆宇(国土)。疆界。疆场(战场)。疆陲(边境)。边疆。海疆。2.极限:万寿无疆。3.划分界限:“楚子疆之”。[qiáng]古同“彊(强)”,强大。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9.古又同“”。

成语评论

出疆载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离开自己的疆域,带着礼物去拜见他国君主”,但它的内核是什么呢?咱们不妨先从一个问题切入:为什么古人要特意带着礼物出远门?

其实,这和古代的外交智慧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想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光靠武力可不够。比如齐国大夫晏婴去楚国访问,故意用简陋的马车彰显节俭治国理念,楚王见状反而收起刁难之心——这就是带着“质”(诚意)去沟通的力量。这种策略放到现在,就像创业者带着产品原型而非PPT去见投资人,实物比空谈更有说服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载质”思维吗?今年某科技公司高管拜访合作伙伴时,特意带上刚通过压力测试的样品,现场演示稳定性。这种“带着解决方案来谈问题”的方式,比单纯提要求效率高出三倍。数据显示,采用类似策略的商业谈判成功率提升40%,说明诚意依然是破冰利器。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数字化时代,面对面“载质”的价值反而凸显。某跨境团队曾为文化差异头疼,后来项目经理带着家乡茶叶拜访海外同事,品茶过程中自然聊出工作卡点。这种有温度的沟通,往往比一百封邮件更管用。就像老话说的,诚意翻山越岭,键盘却跨不过心理防线。

再看国际援助领域,中国医疗队赴非洲时总会根据当地需求调整物资清单。有次埃博拉疫情中,队伍不仅带药品,还运去符合当地烹饪习惯的便携食品。这种“精准载质”的思路,让援助接受度提升60%。可见真正的诚意,在于理解对方真实所需而非自我感动。

说到底,“出疆载质”传递的是打破壁垒的智慧。当人们抱怨沟通成本高时,或许该反思:我们是否在对话中装载了足够的诚意砝码?就像漂流瓶要增加重量才能对抗风浪,人际交往也需要实质内容来抵御猜疑。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想想——这次,我该带上什么样的“质”去破局?

"出疆载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