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zhòng yào hài
成语解释: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成语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打中致命的部位
繁体字形:撃中要害
英文翻译:have hit at the nub of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曷”hé。
什么是“击中要害”?简单来说,就是抓住事情最核心的部分。比如工作中,老板说“这个方案太复杂,用户根本用不明白”,这就是直接点出问题本质——不够简洁。这时候改方案,与其调整配色或增加功能,不如先把操作流程砍掉一半。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判断哪里才是要害?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家里WiFi总断网,你反复重启路由器却没用。后来发现是墙里的网线接头老化——这才是真正的要害。核心问题往往藏在表象之下,就像看病要找到病根,而不是只贴退烧贴。
职场中如何做到击中要害?我见过实习生花3小时美化PPT动画,但领导只关注数据结论是否可靠。与其追求视觉效果,不如先把关键数据核对三遍。这让我想到二八定律:80%的结果来自20%的关键动作。
有人疑惑:击中要害会不会显得太功利?其实恰恰相反。去年我们团队做用户调研,发现家长最焦虑的不是App功能多寡,而是孩子每天在手机上花多少时间。当我们把“使用时长监控”做到开机第一屏,用户留存率直接涨了40%。抓住要害的本质是精准满足真实需求。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反而让人更难抓住要害。上周朋友创业失败,复盘时才发现问题出在太追求“完美产品”,忽略了验证市场需求。这就像打靶时总在调整瞄准姿势,却忘了先确认靶心位置。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停下来想想:真正的要害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