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diàn bēn xīng
成语解释:形容快速。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马乃击电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拟迎妇归吴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撃電奔星
英文翻译:Go for the stars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电:1.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电子时,就带负电。2.触电:电了我一下。3.电报;打电报:来电。电告。4.指闪电:雷电交加。
奔:[bēn]1.奔走;急跑: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他顺着小道直奔那山头。奔向小康。2.朝;向: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奔。
星:1.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xíng)星。卫星。披星戴月。2.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3.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4.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将军。5.形容夜间: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样排列,分散:星星点点。8.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星术。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星级。五星饭店。
“击电奔星”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想象一下短跑赛场上的场景:运动员起跑时如离弦之箭,冲刺时仿佛“击电奔星”,眨眼间便冲过终点线。这种瞬间爆发的速度感,正是这个成语最生动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电”和“星”作比喻?其实古人观察到闪电劈落、流星划空时那种转瞬即逝的特性,恰好能表达极致的迅疾。就像现代人用“5G网速”形容信息传递之快,成语背后藏着古今人类对速度的共同惊叹。
在科技创新领域,“击电奔星”有了新注解。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物流系统,让包裹分拣效率提升300%,负责人形容这是“用击电奔星的节奏跑赢市场需求”。这种将传统文化意象融入现代叙事的表达,既保留了成语的韵味,又赋予了时代活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不仅能描述物理速度,还能比喻思维敏捷。记得参加创业路演时,有位大学生面对评委连环提问,应答如流。事后投资人赞叹:“这年轻人的思路才叫击电奔星,每个问题都能直击要害。”这种迁移运用,展现了汉语表达的丰富弹性。
不过在我看来,“快”固然值得追求,但生活更需要张弛有度。就像高铁虽然能“击电奔星”,但站台上的时钟依然匀速转动。当我们用这个成语赞美效率时,或许也该记得:给思维留点沉淀的空间,让行动带点从容的节奏,可能更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平衡智慧。
下次点外卖看到骑手冒雨飞驰时,除了感叹“真是击电奔星的速度”,不妨多份理解——那些穿梭在城市脉络中的身影,正用现代方式演绎着古老成语的生命力。这种文化基因与现实场景的交融,或许正是汉语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