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 bīng bǎ shǒu
成语解释: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复,分兵把守,诸事停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处处设防
繁体字形:分兵把守
英文翻译:divide the forces for defense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两手把着冲锋枪。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着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门。把住关口。5.紧靠:把墙角儿站着。把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把住裂缝。7.给(gěi)8.车把:那辆车的把折(shé)了。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把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把衣服撕了个口子。把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把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把月。百把块钱。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关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把儿。掸子把儿。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儿。梨把儿。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哎呦,说到“分兵把守”这成语,大伙儿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打仗排兵布阵的事儿?其实啊,这词儿放到今天照样好使!比如说咱们小区物业,保安在三个大门轮班值守,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分兵把守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分兵把守的核心到底是啥?”说白了就是别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你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派赵云守荆州、关羽守江陵,各自守住要害关卡,既防着曹魏又盯着东吴。要是全挤在一个城门口,怕不是早让人包饺子了。
您猜怎么着?我最近见着个活例子。朋友开的火锅店,前厅后厨分工明确:服务员盯堂食,外卖员专管打包,连收银台都单设快速通道。你瞅瞅,这不就是餐饮界的“分兵把守”?各司其职才能忙而不乱,要都挤在厨房切菜,门口排队的人早跑光喽!
不过话又说回来,分兵把守可不等于撒手不管。去年我们单位搞项目,领导把团队拆成三组各干各的,结果月底对进度才发现各组数据都对不上。您说这事儿闹的!所以啊,分兵是门艺术,既要合理分配,还得有根线牵着——就像放风筝,线轴攥紧了才能飞得稳当。
依我看呐,这成语给咱最大的启发就是:既要敢拆解,也要会统筹。就像咱做饭,灶上炖着汤、锅里炒着菜、电饭煲焖着饭,哪个环节都得有人照看着,但最后还得按点儿把饭菜都摆上桌才算齐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甭管是打仗还是过日子,学会分兵把守能让人少踩不少坑。不过别忘了,分兵不是目的,合作才是硬道理!就像那老话说的,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该抱团的时候还得拧成一股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