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láo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láo fù gōng

成语解释: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成语出处: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绝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牵掣之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分勞赴功

英文翻译:Work hard

分劳赴功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赴:1.前往;到(某处)去:赴宴。赴京。2.投身进去:全力以赴。3.古又同“”。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成语评论

分劳赴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出力,最后一起把事儿干成。比如在一个创业团队里,有人负责产品设计,有人专攻市场推广,还有人搞定技术开发,这就是典型的“分劳赴功”。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效率高了,成果也更扎实。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分劳赴功?一个人干不是更省心吗?”举个反例:假设一个餐厅老板既要炒菜、又要端盘子、还得算账,结果大概率是手忙脚乱,顾客抱怨。但如果是厨师专注炒菜,服务员照顾客人,财务管好账目,整个餐厅就能运转得像齿轮咬合一样顺畅。这说明分劳赴功的核心逻辑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是盲目追求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

在家庭场景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比如周末大扫除,如果妈妈擦玻璃、爸爸修电器、孩子整理书桌,不仅活儿干得快,还能培养家庭成员的参与感。我观察到,那些习惯“分劳赴功”的家庭,往往矛盾更少,因为责任被合理分摊后,抱怨“凭什么总是我做”的声音自然就消失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分工不等于甩锅。曾经有个项目组,组长把任务拆分后就不再跟进,结果有的环节进度拖沓,反而耽误整体进度。所以分劳赴功的关键在于“分”之后还要“合”——定期同步进度、及时调整方向,就像交响乐团既需要各声部演奏自己的旋律,也需要指挥协调整体的节奏。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分劳赴功的智慧。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完全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场景正在减少。就像组装宜家家具,说明书都会建议“两人合作”——有人扶着木板,有人拧螺丝,这样既省力又避免装反零件。有时候主动说一句“这事儿咱们一起干”,反而比硬扛更能成事。

最后想提醒的是:分劳赴功不是平均主义。好的分工应该像拼图,每块形状不同却能严丝合缝。比如团队里有擅长创意的人,就让他多出点子;有执行力强的,就负责落地细节。承认差异、发挥优势,才能让合作真正产生1+1>2的效果。

"分劳赴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