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fán jiù jiǎn
成语解释: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刪繁就簡
英文翻译:by cutting out the superfluous
删: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删改。这一句可以删去。
繁:[fán]复杂;繁多:纷繁。繁星。[pó]姓。
就:1.凑近;靠近:迁就。避难就易。2.到;开始从事:就位。就业。就寝。就学。就职。3.被;受:就歼。就擒。4.完成;确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铁铸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就便。就近。就手儿。就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就酒。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就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就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就到车间去了。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就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就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强肯定: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就不信我学不会。那就是他的家。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删繁就简”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比如你整理衣柜时,把多年不穿的衣服捐掉,只留下真正需要的,这就是生活中的“删繁就简”。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费劲删掉复杂的东西?”举个例子,小明写工作报告时,原本用了五页纸解释数据,结果老板直接说:“用一页图表说重点就行。”后来小明用简洁的图表展示核心结论,反而得到了表扬。你看,砍掉冗余内容,才能让人一眼抓住关键。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手机设计。早期的手机按键密密麻麻,现在智能机只剩一个屏幕。有人担心:“功能变少会不会不好用?”实际上,触屏操作反而降低了学习成本。这就是“删繁就简”的力量——减少表面选项,提升本质体验。
我个人觉得,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每天刷到几十条推送、处理上百条消息时,主动给信息“做减法”就像给大脑清内存。试着关掉三个不常用的App,或者把工作任务浓缩成三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压力瞬间轻了不少。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下次遇到纠结的事情,不妨自问“这件事的核心是什么?”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去掉外壳,剩下的那个中心点,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