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o shù sōu gēn
成语解释:喻追究底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至于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真个的,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探究问题
繁体字形:鉋樹搜根
英文翻译:Root searching
刨:[páo]1.使用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刨土。刨坑。刨白薯。2.刨除:十五天刨去五天,只剩下十天了。[bào]1.刨子或刨床:刨刃儿。牛头刨。平刨。槽刨。2.用刨子或刨床刮平木料或钢材等:刨木头。这张桌面没有刨平。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搜:1.寻找:搜集。搜罗。搜求。2.搜查:搜身。搜腰。搜捕。什么也没搜着。
根:1.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2.比喻子孙后代:这孩子是他们家的根。3.(根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根。舌根。墙根。根基。根底。4.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根。寻根。从根儿上解决问题。知根知底。5.根本地;彻底:根究。根治。根绝。6.依据;作为根本:根据。无根之谈。7.用于细长的东西:两根筷子。一根无缝钢管。8.方根的简称。9.一元方程的解。10.姓。
“刨树搜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土气,但实际用起来特别有画面感。比如邻居老张发现家里水管漏水,他拿着工具把整面墙都拆开检查,朋友笑他小题大做,他却说:“治标不治本怎么行?我这是刨树搜根找源头。”这个场景生动展示了成语的精髓——遇到问题时不愿停留在表面处理。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花时间刨根问底有必要吗?去年我们小区闹过物业纠纷,业委会王姐就是典型例子。当其他业主都在抱怨停车位不足时,她翻出十年前的小区规划图,发现开发商私自更改了绿化带用途。这种不嫌麻烦查证原始资料的做法,最终帮大家争取到额外五十个车位。
在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智慧。记得刚入职时带我的陈主管,有次客户投诉产品故障,他不仅连夜修复系统,还带着技术团队倒查三年内的代码变更记录。当时我觉得太折腾,后来才发现他借此机会优化了整套日志追踪机制。这种处理方式就像在果园里发现烂苹果,不仅要捡掉落的,更要检查果树是否生了虫。
值得思考的是:刨树搜根会不会变成钻牛角尖?去年参加行业论坛时,有个创业者的发言很有启发。他团队花三个月研究用户流失原因,最后发现竟是注册流程多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必填项。这看似费时费力,但修正后用户转化率直接提升18%。可见关键不在于动作本身,而在于能否抓住真正影响结果的“树根”。
我常跟做自媒体的朋友说,现在信息碎片化严重,更要培养刨树搜根的思维习惯。上周看到某大V转发“古人寿命短”的文章,随手查《中国人口史》发现数据完全失真。这种随手验证的习惯,就像给信息丛林装上金属探测器,能有效避开认知陷阱。
观察身边活得通透的人,他们似乎都有个共同点:遇到事情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剥洋葱那样层层深入,虽然过程可能让人流泪,但最终得到的真相往往比表面看到的更值得品味。这种思维模式在谣言满天飞的当下,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防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