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bù kuī yì
成语解释: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利不虧義
英文翻译:Profit without loss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亏:1.受损失;亏折:亏本。盈亏。亏损。做生意亏了。2.欠缺;短少:血亏。理亏。功亏一篑。3.亏负:亏心。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你放心吧,我亏不了你。4.多亏:亏他提醒我,我才想起来。5.反说,表示讥讽:这样不合理的话,倒亏你说得出来。亏你还是哥哥,一点儿也不知道让着弟弟。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利不亏义”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老张开了一家早餐店,街坊邻居都夸他分量足、用料实诚。有人劝他改用便宜油降低成本,他却说:“钱可以少赚,但良心不能亏。”这就是典型的“利不亏义”——赚钱可以,但绝不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赚钱和守规矩真的能两全?”咱们看看社区菜场的王阿姨就明白了。她卖菜从不在秤上动手脚,遇到老人零钱不够还会主动抹零。结果呢?她的摊位前总是排长队,隔壁摊主换了三茬,她却做了十几年。这说明守住道义反而能带来更稳定的利益,就像种树需要先扎根,生意也需要诚信打底。
再举个职场例子。小李被公司要求做假账冲业绩,他宁可辞职也没妥协。当时同事都笑他傻,可半年后东窗事发,坚持原则的小李反而被同行抢着挖角。这让我想到:职场就像马拉松,耍小聪明的人可能跑得快,但守规矩的人才能跑得远。有时候看似吃亏的选择,其实是给未来存的本金。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都是理想化的故事,现实哪有这么美好?但观察身边那些真正站稳脚跟的人,往往都是“规矩人”。就像我常去的理发店老板说的:“剪坏客人头发我比他们还心疼,立马重剪不收费。”这种把口碑看得比眼前利益重的态度,反而让他的预约排到了三个月后。这大概就是“利不亏义”最生动的诠释——守住底线的人,最终会收获时间的奖赏。
说到底,“利不亏义”不是要求人当圣人,而是提醒我们在做选择时多问一句:这个钱赚了,晚上能睡踏实吗?那些能穿越经济周期活得好的商家,那些职场常青树,都在用行动证明:道义不是负担,而是最可靠的成功指南针。当越来越多人明白这个道理,或许我们就能少些“毒奶粉”“假疫苗”的悲剧,多些值得信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