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shì sān bèi
成语解释: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成语出处:《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繁体字形:利市三倍
英文翻译:make threefold profits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倍:1.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三的五倍是十五。2.加倍:勇气倍增。事半功倍。
“利市三倍”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说“赚翻了”?其实它最初出自《周易》的“日中为市”,原指古代集市交易的盛况,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生意获利丰厚。比如有人开了一家奶茶店,开业当天顾客排长队,老板一边收钱一边补货,朋友调侃他:“你这可真是利市三倍啊!”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古董”?其实不然。比如最近朋友投资新能源股票,三个月收益翻了两倍,我开玩笑说:“你这收益率比特斯拉股价还猛,简直是现代版利市三倍!”——你看,只要场景合适,老成语也能焕发新活力。
但利市三倍只能用来形容赚钱吗?未必。比如同事小王用三个月考下专业证书,工资直接涨了30%,大家起哄说“这波知识付费才是真·利市三倍”。这说明只要某件事带来的回报远超投入,都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甚至包括时间、精力等无形投资。
有个有趣的观察:古人用“三倍”形容极限,而现代人常觉得三倍还不够。比如直播带货的主播常说“今天福利给到五倍!”,但“利市三倍”的妙处在于它自带留白感——既表达了丰厚回报,又给人想象空间,就像国画里的写意手法,比具体数字更有韵味。
最后想提醒的是,追求利市三倍固然诱人,但别忘记《周易》原文里还有“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前提。就像现在做自媒体,如果只盯着流量变现,可能适得其反;但若先提供真实价值,利市三倍反而会自然发生。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先种树,再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