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jiāng míng suǒ
成语解释: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成语出处:元·王喆《转调丑奴儿》:“利缰名锁休贪恋,韶华迅速如流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名利束缚人
繁体字形:利繮名鎖
英文翻译:Sharp rein and famous lock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缰:缰绳,拴牲口的绳子:信马由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锁:1.安在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或连接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要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2.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锁门。把箱子锁上。双眉深锁。愁眉锁眼。3.形状像锁的东西:石锁。4.锁链:枷锁。5.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儿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锁边。锁眼儿。6.姓。
“利缰名锁”这个词乍听像古代武侠剧里的道具,实则比喻人被利益和名声束缚的状态。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公司高管为了争夺年度业绩冠军,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16小时,结果体检报告亮起红灯——这就是被"利缰"套住了脖子,被"名锁"铐住了双手。
问:现代人真会被名利困住吗? 看看直播行业就明白了。有个带货主播曾和我聊过,她最初只是想分享好物,后来粉丝量突破百万后,每天焦虑GMV数据,为维持"带货女王"称号接各种不熟悉的产品,反而失去了最初做直播的快乐。这种状态恰如成语描述,名利的缰绳让她停不下奔跑的脚步。
在高校里也能看到类似现象。有位青年学者坦言:"评职称就像闯关游戏,明明知道有些论文对实际研究帮助不大,但为凑考核指标还是得写。"这时候的学术追求,某种程度上已被量化成职称阶梯上的砝码。不过也有人选择另辟蹊径,像我的导师就常提醒我们:"别让期刊影响因子成为丈量学术价值的唯一尺子。"
问:如何辨别自己是否陷入这种状态? 有个简单自测法:当你在做某件事时,如果主要动力来自外部评价而非内心认同,就可能正在佩戴"名锁"。就像朋友圈晒加班照,究竟是记录生活还是塑造努力人设?区别在于发完后是否会盯着点赞数反复刷新。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那些真正在领域内做出突破的人,往往早期都经历过"脱锁期"。比如认识的设计师朋友,辞去4A公司高薪职位后,反而在小工作室做出了获奖作品。他说:"放下'首席设计师'的头衔,才听见内心真正的设计语言。"这种蜕变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往往要自废武功才能突破瓶颈。
当代社会的吊诡在于,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清楚名利场的虚幻,却又比任何时代都更难挣脱它的引力。或许正如风筝原理——适度的牵引能助人飞翔,但若绳索变成锁链,就该警惕是否已被地面欲望拽住了翅膀。每个人都需要定期检查自己的精神行囊,别让金丝银线编织的缰绳,最终捆住了眺望远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