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é
  • zhī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ié jù zhī yǎn

成语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成语出处: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见解独特

繁体字形:别具隻眼

英文翻译:have an original view

别具只眼的意思

别:[bié]1.分离:告别。临别纪念。久别重逢。别了,我的母校。2.另外:别人。别称。别有用心。3.转动;转变:她把头别了过去。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4.姓。5.区分;区别:辨别。鉴别。分门别类。6.差别:天渊之别。7.类别:性别。职别。派别。级别。8.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胸前别着一朵红花。9.插住;用东西卡住:皮带上别着一支枪。把门别上。10.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11.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使不能正常行进:别车。12.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别冒冒失失的。你别走了,在这儿住两天吧。别一个人说了算。13.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约定的时间都过了,别是他不来了吧?[bi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别不过他。

具:1.用具:家具。文具。2.具有:具备。粗具规模。3.备;办:具结。谨具薄礼。4.才能;才干:才具。干城之具。5.写出;陈述:具名。条具时弊。6.量词。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一具尸体。

只:[zhī]1.单独的:只身。片纸只字。独具只眼。2.a)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两只耳朵。两只手。一只袜子一只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只鸡。两只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d)用于船只:一只小船。[zhǐ]1.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几种棋类中,他只会下象棋。2.只有;仅有:家里只我一个人。3.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别具只眼”这个成语,不少人可能觉得它文绉绉的,但其实说白了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举个例子,同事小李在会议上提出用短视频推广产品,其他人都觉得风险太大,结果老板一拍大腿说:“小李这方案真是别具只眼啊!”最后数据涨了三成——你看,换个思路,事情就成了。

那问题来了:为啥有的人总能“别具只眼”?难道他们天生带滤镜看世界?害,还真不是!说白了,这就是长期观察加独立思考的结果。比如老张买菜总挑品相一般的土豆,别人笑他抠门,他却嘿嘿一笑:“这种土豆淀粉少,炒起来脆!”你看,经验积累让他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

不过话说回来,别具只眼不等于抬杠啊。隔壁王婶非说广场舞应该半夜跳才养生,这就有点……跑偏了。真正的“独到眼光”得有事实支撑,就像我上次写方案,硬是把客户公司的垃圾桶摆放位置和员工效率挂钩,甲方一开始觉得离谱,结果数据一摆出来——你品,你细品。

其实这种能力现在特别吃香。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专门拍菜市场里的江湖故事,别人觉得土掉渣,他偏说这是“烟火气元宇宙”。结果账号半年涨粉50万——这波操作,你说是不是把“别具只眼”玩出花了?

要我说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跳出常规视角看问题简直像开了外挂。就像上周我闺女非要把作业本倒着写,开始以为她捣乱,后来才发现她在练习镜像思维——这年头,连小学生都开始培养“别具只眼”的能力了,咱们是不是也得加把劲儿?

别具只眼的造句

  1. 造句 陈教授可以说是别具只眼,早在80年代中期就断定电脑将在本世纪末期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
  2. 造句 作为一个鉴赏家,应该别具只眼,见到别人见不到的地方。
  3. 造句 然而陈克明教授之所以能别具只眼,最主要的原因还在黄梦英有一位“表亲”乔张。
  4. 造句 李健吾对同一和差异的把握显示出了他的别具只眼,他拥有丰富的情感和解剖新文学作家的激情。
  5. 造句 对于历史问题,他向来别具只眼.
  6. 造句 《良友》根据自身特性,以很大篇幅发表传记,可谓别具只眼,而新文学家现身《良友》,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
  7. 造句 也许它算不上是一本很标准的中华文化史,但却别具只眼。
  8. 造句 凡此皆循名责实别具只眼,事虽踵旧意则开新,堪为信史者也。
  9. 造句 ,包含了250多万精心结撰的文字和30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别具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