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 cháng xǐ wèi
成语解释: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重新做人
繁体字形:刮腸洗胃
英文翻译:enteroclysis and gastrolavage
刮:1.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刮胡子。刮锅。刮下一层皮。2.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刮糨子。3.搜刮(财物)。4.(风)吹:又刮起风来了!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洗:[xǐ]1.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洗衣服。洗零件。2.清除:清洗。3.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洗劫。洗城。4.印相的显影、定影:洗相片儿。5.把磁带上的录音、录像去掉。[xiǎn]姓。
胃:1.人和高等动物消化器官之一。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成人胃半充满时,容量为1—3升。长度20—25厘米。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说起“刮肠洗胃”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联想到医疗手术。但别慌!这其实是个比喻,用来形容人彻底改过自新的决心。比如老张年轻时抽烟酗酒,五十岁查出高血压后,他真像刮肠洗胃般戒了所有坏习惯,连最爱的红烧肉都换成了水煮青菜。
有人要问了:改错就改错,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词? 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就在“彻底”二字。就像家里大扫除不能只擦桌子,还得把沙发底下的陈年积灰都清干净。小王之前工作总马虎,被客户投诉后痛定思痛,不仅重新学习专业知识,还主动报名时间管理课,这种全面调整才配得上“刮肠洗胃”的力度。
我常在健身房看到有趣的现象:有人办了年卡只来两次,有人却风雨无阻坚持打卡。这两类人的差别,不就在有没有“刮肠洗胃”的觉悟吗?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像手机恢复出厂设置那样,把旧模式彻底格式化。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邻居李姐以前总爱传闲话,小区里闹出不少误会。自从女儿跟她说“妈妈你传话的样子不好看”,她真像换了个人,现在见面只聊天气和美食。这种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的转变,可比单纯道歉难多了。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现代人常把“重启人生”挂在嘴边。其实两千年前的古人早就懂这个道理,“刮肠洗胃”不就是最生动的“系统升级”吗?只不过升级的代价,是把那些拖累自己的缓存文件——不管是坏习惯还是旧观念——通通清理干净。
下次遇到需要改变的情况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只想擦擦表面灰尘,还是愿意打开心灵的天花板,让阳光照进每个角落?刮肠洗胃式的改变固然痛苦,但就像暴雨后的天空,总会迎来格外清澈的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