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 gǔ chōu jīn
成语解释: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成语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贪官污吏等
繁体字形:刮骨抽筋
英文翻译:Scratched bones and cramps
刮:1.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刮胡子。刮锅。刮下一层皮。2.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刮糨子。3.搜刮(财物)。4.(风)吹:又刮起风来了!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抽:1.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抽不出身来。2.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我们单位抽了五名同志支援边疆建设。3.(某些植物体)长出:抽芽。谷子抽穗。4.吸:抽烟。池塘里的水已经抽干了。5.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一水就抽了不少。6.打(多指用条状物):抽陀螺。鞭子一抽,马就跑了起来。7.用球拍猛力击打(球):抽杀。把球抽过去。
筋:1.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筋骨。2.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青筋。3.肌肉的旧称。4.像筋的东西:叶筋。钢筋。
刮骨抽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例子:小李在运动会上摔骨折后,医生说要切开皮肉固定骨头,他妈妈心疼得直掉眼泪:"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刮骨抽筋吗?"这里生动表达了手术的艰难程度,也体现出家人揪心的感受。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医疗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王经理发现团队存在积弊,果断调整组织架构:"这次改革就像刮骨抽筋,但必须彻底清除顽疾。"这种用法巧妙将身体疼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决心,展现领导者破旧立新的勇气。
这个成语是否带有负面色彩?关键要看语境。创业者张姐回顾创业初期时说:"每天工作18小时,真像在给自己刮骨抽筋,不过现在想来都是值得的。"此处既承认过程的艰辛,又暗含苦尽甘来的积极意味,体现了汉语表达的丰富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在于提醒我们:面对顽疾要有直面痛苦的勇气。就像程序员修复十年老系统时说的:"这次代码重构是刮骨抽筋式的改造,但能让系统再战十年。"这种用法跳出了字面意义,赋予成语新的时代内涵。
如何在日常交流中自然运用?试着替换"下猛药"这类俗语。比如老师建议学生:"背单词要像刮骨抽筋那样深挖词根,才能真正记住。"这种用法既保留成语的力度,又增添了学习方法的形象比喻,让表达更具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带有夸张属性。就像健身教练开玩笑说:"深蹲做到第20个,感觉像在刮骨抽筋。"这种幽默化的处理既传递了运动强度,又不会让人产生误解,展现了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个成语的价值。它不仅是痛苦的象征,更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就像园丁修剪百年古树时说的:"适当刮骨抽筋式的修剪,才能让老树发新芽。"这种视角转换,让古老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