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āng
  • zh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zhāng zhuó jù

成语解释: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文章刻意修饰

繁体字形:刻章琢句

英文翻译:write in an ornate style

刻章琢句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琢:[zhuó]雕刻玉器:精雕细琢。[zuó]〔琢磨〕思索;考虑:这句话值得琢琢。磨(mo)。

句:[jù]1.句子:语句。词句。造句。2.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写了两句诗。[gōu]高句丽(Gāogōulí),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人名用字,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成语评论

刻章琢句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精心打磨文字",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为了朋友圈文案反复修改十几次,把"今天天气不错"改成了"穹顶之上浮光跃金,云卷云舒自成韵律"。朋友调侃道:"你这是要参选诺贝尔文学奖?"过度雕琢反而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问:什么时候需要刻章琢句其实学术论文、法律文书等正式场合确实需要字斟句酌。就像建筑师绘制施工图,每个标注都必须精准。但若在生日贺卡里写"值此地球公转周期纪念日之际",恐怕收卡人要先查字典才能看懂你的祝福。

有个有趣现象: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但有些博主刻意堆砌华丽词藻,反倒不如"老铁们今天发现个宝藏店铺"这样的大白话更有感染力。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练书法,老师总说"先求工整再求美",语言表达或许也该遵循这样的成长轨迹。

问:文字雕琢就一定是坏事吗?关键在于平衡。就像做菜放盐,太少则淡而无味,太多则难以下咽。记得有位编辑朋友分享过秘诀:初稿尽情挥洒,修改时像修剪盆景,留下主干,剔除杂枝。这种收放自如的状态,或许才是文字工作者的理想境界。

观察现代职场会发现,年轻人在邮件沟通中常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满屏网络用语,要么照搬公文模板。其实就像穿衣搭配,找到适合场合的"语言穿搭"更重要。客户未必记得你用了多少成语,但一定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专业态度。

最后想说,文字如同镜子,既照见表达者的心思,也映出时代的审美变迁。在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的今天,或许我们更需要练习"精准表达"的能力——用最合适的字句,说最想说的话,就像给思维装上导航系统,让每个词语都准确抵达目的地。

"刻章琢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