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成语出处: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刻苦耐勞
英文翻译:industriousness and stamina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耐:受得住;禁得起:耐烦。耐用。耐火砖。吃苦耐劳。锦纶袜子耐穿。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提到“刻苦耐劳”,很多人想到的是埋头苦干的场景。比如“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真是十年磨一剑的典范”——这种坚持是否真的能换来成果?其实关键在于方向是否正确。若只是机械重复,可能会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
有人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刻苦耐劳过时了吗?”观察互联网行业会发现,程序员们熬夜改代码时常用“滴水穿石”形容持续优化。这说明在需要深度积累的领域,持续投入仍是核心竞争力。不过真正的聪明人会在“磨刀不误砍柴工”中找到平衡。
我曾在山区见过老农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垦梯田,二十年后贫瘠土地变成茶园。这让我意识到:当目标足够清晰,时间的复利会让量变引发质变。但要注意,这种坚持不应成为逃避思考的借口。
年轻人常问:“如何避免把刻苦变成自我感动?”不妨参考运动员训练模式——既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毅力,也有科学监测和策略调整。真正的刻苦耐劳是动态调整的智慧,而非固执的蛮力。
最近看到新能源工程师用“铁杵磨成针”的劲头突破技术瓶颈,他们每周开复盘会优化方案。这印证了我的观察:在知识经济时代,刻苦耐劳需要叠加方法论升级,就像古人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回头看那些成功案例,会发现“千锤百炼”的背后都有清晰的价值锚点。当努力与时代需求同频时,每个深夜的灯光都会变成照亮前路的星辰。或许这就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