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hòu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hé hòu yǎn

成语解释:偃:倒。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

繁体字形:前合后偃

英文翻译:Pre closing and post closing

前合后偃的意思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偃:1.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旗息鼓。2.停止:偃武修文。

成语评论

前合后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行动或态度前后不一致。比如同事小王上周开会时大力支持新方案,今天却突然反对,说“流程太复杂”,这就是典型的前合后偃

为什么会有人前合后偃这种情况往往源于利益冲突或信息差。就像邻居张阿姨买菜时总说“贵点无所谓,新鲜就行”,结果每次都挑打折的蔫菜叶。表面上是态度反复,实则受预算限制的真实需求没被满足。

工作中遇到前合后偃怎么办?项目经理老李的例子值得参考。当合作方临时推翻协议时,他既没直接否定对方,也没放弃底线,而是通过展示不同方案的对比数据,最终达成共识。这说明用事实沟通比指责更有效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的前合后偃现象,其实反映了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就像网购时的“加购-删除-再收藏”循环,表面犹豫的背后,是人们在信息爆炸时代不得不反复校准选择。这时候更需要建立清晰的决策标准,比如列出需求优先级清单。

有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园老师处理孩子“说好要分享又反悔”时,会引导他们用道具模拟不同选择的结果。这种可视化推演法,或许能给成年人处理前合后偃的困境带来启发——与其纠结态度变化,不如共同推演每个选择的现实影响。

说到底,前合后偃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就像台风天的树木,看似东倒西歪的摆动,实则是为了在强风中寻找生存的最优解。当我们学会把这种摇摆看作调整而非背叛,或许就能在变化中找到更稳固的立足点。

"前合后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