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成语解释: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繁体字形:前度劉郎
英文翻译:a person who returns to a place he once abandoned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刘:姓。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前度刘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藏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原本说的是他自己被贬官后又重回旧地的经历,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离开后又回来的人”。举个例子:公司里一位离职两年的老员工突然申请复职,同事私下议论:“这位可是前度刘郎啊,不知道这次回来能带来什么新变化?”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吃回头草”有什么区别?其实“前度刘郎”更强调经历变化后的回归,带着成长或新的可能性。就像邻居张叔退休后又被原单位返聘,大家笑称他是“前度刘郎再展身手”,他自己也说:“转了一圈才发现,最熟悉的地方反而能做出新成绩。”
现代社会里,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行业跳槽三次,最后又回到第一家公司当项目主管。他自嘲说:“我这前度刘郎当得值,每次出走都像升级打怪,回来时经验值翻倍。”这让我想到,有时候离开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人类场景。比如某品牌手机重新启用五年前的经典设计,科技博主评价:“这波前度刘郎的操作,既唤醒老用户情怀,又给新设计留足创新空间。”这种旧元素的新组合,反而在市场上激起不小水花。
有人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我觉得关键要看回头时的姿态。就像种过桃树的刘禹锡,若只是简单重复过去,难免“桃花净尽菜花开”;但若带着新认知归来,就像把老树嫁接新品种,反而能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前度刘郎”式的回归或许正成为某种智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