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jiǎo hòu jiǎo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前脚后脚
英文翻译:Forefoot and hind foot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前脚后脚”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简单来说,它就像两辆前后紧跟着进站的公交车,形容两个人或事几乎同时出现。比如同事刚走出会议室,你紧接着进去拿文件,这时候就能说:“小张前脚刚走,我后脚就进会议室了”。
这个成语在哪些场合最合适?想象社区超市促销鸡蛋的场景:王阿姨扫码付款的瞬间,李大爷的支付提示音就响起来了,收银员打趣道:“您二位真是前脚后脚,鸡蛋筐都要被搬空啦!”这种既保留时间差又强调连贯性的表达,能让描述瞬间鲜活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间隔多久才算“前脚后脚”?其实没有严格标准,关键看语境传递的紧迫感。比如快递员送错包裹的乌龙事件:“快递员前脚把邻居的猫粮放我家门口,我后脚就拆了包装”,这里的“拆包装”动作可能在半小时内发生,仍然符合成语的意境。
我在工作中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化解尴尬。上周部门同事接连请假,当第三个请假申请弹出时,我笑着在群里说:“你们这是前脚后脚约好了给HR出难题啊”。既点明了事件紧凑性,又用轻松语气缓解了紧张感,比直接说“怎么都请假”更让人容易接受。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成语自带画面感却不含褒贬。就像邻居家双胞胎先后考进名校,可以说“姐姐前脚进清华,弟弟后脚上北大”,这里传递的是惊喜;而用在两个同事相继辞职的场景,就需要配合语气传达惋惜或无奈。灵活运用这个成语,能让日常对话变得像连环画一样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