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shǒu yī guī
成语解释:见“剑头一吷”。
成语出处:清·徐芳《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剑首一吷也,而富如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繁体字形:劍首一一
英文翻译:A sword in the head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吷:[xuè]如口吹物发出的小声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chuò]古同“啜”,饮;喝。[jué]1.鸟叫声。2.方言,骂:又挨打来又挨吷。
“剑首一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出自《庄子·杂篇·则阳》,字面意思是“剑尖上的一丝声响”,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轻微的动静。举个例子:同事因为打印文件时缺了一页纸而大发脾气,旁边的小李却笑着说:“这点小事,剑首一吷罢了,我帮你重新打一份。”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剑首”这种武器做比喻?其实这恰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剑在古代象征力量和冲突,而“剑首一吷”却把这种宏大意象转化为对微小事物的轻描淡写,反差感让表达更有张力。比如团队会议上有人纠结PPT配色,项目经理直接说:“别在剑首一吷上浪费时间,内容质量才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类似场景。比如朋友网购遇到包装破损,气呼呼说要投诉商家。这时候可以用这个成语劝解:“外盒破损确实是剑首一吷,重要的是商品本身没问题对吧?”这种用法既化解矛盾,又引导对方关注重点。
从个人角度看,现代人容易被琐事消耗精力。上周我为了手机壳上的划痕郁闷半天,直到看到孩子用蜡笔在划痕处画了朵小花。突然意识到:很多我们眼中的“大事”,换个视角就成了“剑首一吷”。这或许就是成语穿越千年的现实意义——教我们分辨轻重,把能量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先问自己:这件事在三个月后还重要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把它当作剑首一吷轻轻拂去。毕竟生命如长河,我们该在乎的是奔涌的方向,而不是偶尔溅起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