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n
  • huò
  • y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n xū huò yào

成语解释:须:胡须;和:混和,拌。剪掉胡须拌药。比喻上级体恤下属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剪須咊藥

英文翻译:Scissor and medicine

剪须和药的意思

剪:1.剪刀。2.形状像剪刀的器具:夹剪。火剪。3.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剪裁。剪纸。剪指甲。剪几尺布做衣服。4.除去:剪除。剪灭。剪草除根。5.姓。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药: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药。杀虫药。3.医治:不可救药。4.毒杀:药老鼠。

成语评论

剪须和药”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故事,常用来形容为他人牺牲自我利益的行为。比如,当同事因家庭突发状况无法完成项目时,小王主动接手全部工作,甚至推迟自己的升职答辩,朋友感叹道:“你这简直是现代版的剪须和药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自我牺牲真的值得提倡吗?其实成语的核心在于展现人性中的善意,而非鼓励无底线的付出。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剪下胡须配药救人,本质是危急时刻的权宜之计,并非要求人们时刻“割肉喂鹰”。

在当代职场中,这个成语往往被赋予新内涵。某互联网公司推行“互助积分制”,员工每帮助同事解决技术难题,系统就会自动记录贡献值。这种制度既保留了互助传统,又避免了单方面牺牲,如同给古语穿上了现代铠甲。

笔者观察到,新时代的“剪须和药”正在发生有趣转变。志愿者为山区儿童远程授课时,既奉献了知识储备,又通过云端互动收获了教学经验。这印证了古希腊哲人的智慧:真正的善意,往往能让施与受的双方都获得成长。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古代药杵和铜剪时,不妨思考这些器物背后的精神传承。它们不仅是医疗工具,更是承载着“仁者爱人”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经过千年演化,如今正以志愿服务、知识共享等形态,持续滋养着现代文明。

最近遇到件趣事:社区里的退休教师组建“故事交换站”,老人们分享人生经历,年轻人教授智能设备使用。这种跨代际的互帮互助,恰似将古时的药杵换成了平板电脑,不变的是那份温暖人心的力量。

"剪须和药"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