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fēn
  • x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ǐ liǎng fēn xīng

成语解释: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斤斤计较

繁体字形:劈兩分星

英文翻译:Split binary star

劈两分星的意思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劈木柴。劈成两半。劈风斩浪。2.(木头等)裂开:板子劈了。钢笔尖写劈了。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劈了。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劈头。劈脸。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劈了。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pǐ]1.分开;分:劈成三股。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劈莴苣叶。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星:1.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xíng)星。卫星。披星戴月。2.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3.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4.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将军。5.形容夜间: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样排列,分散:星星点点。8.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星术。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星级。五星饭店。

成语评论

劈两分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是不是用错了?其实更常见的说法是“分星劈两”,意思是把事物划分得极其细致,甚至到了计较毫厘的程度。比如有人买菜时反复核对秤杆刻度,连一根葱的重量都要争论,邻居可能会调侃:“你这人真是分星劈两,过日子够仔细!”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批评斤斤计较吗?不一定。比如项目经理把任务拆解到每个小时、每个责任人,同事评价他“分星劈两但效率翻倍”,这里反而成了褒义词。关键看场景:过度计较琐事可能惹人厌烦,但在需要精准的领域(如科研、医疗)反而是优点。

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我坚持把鲜花数量精确到单支,摄影师笑称我在“分星劈两”。但事后看到每张照片的色彩搭配都恰到好处,突然意识到:某些时候的“计较”其实是对美好的执着。就像做菜放盐,放多了齁嗓子,放少了没滋味——分寸感才是核心。

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电子支付时代,很少有人带着硬币“分星劈两”地算账了。但在合同条款审核、数据报表核对时,这种特质依然珍贵。有个开餐厅的朋友,每次推出新菜必亲自试吃二十次以上,调整盐量精确到0.5克,他说:“现在的食客舌头可刁着呢,差之毫厘就丢了口碑。”

下次看到超市里对比价签的主妇,或是实验室里记录小数点后三位的研究员,或许可以多份理解:前者在物价波动中守护家庭开支,后者在微观世界里探索真理。计较与专注,有时候就像硬币的两面,转个角度就看到不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