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成语出处: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创业的艰苦
繁体字形:劈荆斬棘
英文翻译:remove barriers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劈木柴。劈成两半。劈风斩浪。2.(木头等)裂开:板子劈了。钢笔尖写劈了。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劈了。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劈头。劈脸。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劈了。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pǐ]1.分开;分:劈成三股。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劈莴苣叶。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斩:1.砍:斩草除根。披荆斩棘。斩断侵略者的魔爪。2.比喻敲竹杠;讹诈。3.姓。
棘: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棘。3.刺;扎:棘手。
看到"劈荆斩棘"这个词,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武士挥舞刀剑开辟道路的画面。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创业者克服困境的状态。比如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回忆:"当时资金链断裂,团队只剩三人,我们硬是劈荆斩棘开发出爆款APP。"这里没有真实的刀剑,但面对市场压力时的坚韧同样震撼。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能跨越千年仍然适用?关键在于它抓住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突破困境的勇气。就像新手妈妈边工作边备考研究生,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复习,这种在生活琐事中"劈荆斩棘"的精神,其实比古代战场更需要持续耐力。
现代职场中的例子更值得玩味。某设计师转行做园艺师,从零开始学习植物知识,这个过程就像在知识丛林中劈荆斩棘。有趣的是,他发现自己用设计思维重新解构园艺方案,反而创造出独特风格。这说明劈荆斩棘不仅是克服困难,更可能碰撞出新机遇。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动态平衡。就像健身房里举铁的人,每次发力时肌肉的酸胀感,恰好对应着"劈荆斩棘"时痛并成长的状态。当代年轻人把考证、买房等人生大事戏称为"打怪升级",本质上也是用游戏化思维重构了这个古老成语的内涵。
当团队面临重大挑战时,"劈荆斩棘"往往能激发凝聚力。有个教育机构在疫情期转型线上,老师们白天录网课,晚上学剪辑软件,有位老教师打趣说:"我这把年纪还在数字丛林里劈荆斩棘"。这种幽默背后,是跨越代际的进取精神在闪光。
观察身边会发现,普通人的劈荆斩棘更接地气。比如外卖骑手利用等餐间隙背单词,单亲父亲边照顾患病孩子边考取职业证书。这些碎片化突破看似微小,但日积月累就能改变人生轨迹,就像细流终将穿透岩石。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苦行僧式的奋斗吗?其实重点不在"苦",而在"突破"的本质。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的专注状态,艺术家创作时的忘我时刻,那种全情投入解决问题的快感,才是劈荆斩棘最珍贵的现代注脚。
最后思考个有趣现象:很多成功人士回忆往事时,会把艰难岁月美化成"劈荆斩棘的浪漫"。这种记忆重构恰恰说明,当我们跨越障碍后,曾经的荆棘也会变成值得珍藏的人生勋章。或许这正是这个成语最妙的隐喻——困难本身就在塑造着我们的生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