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语解释: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成语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力爭上游
英文翻译:aim high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争: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力争上游”这个成语,乍一听像在说划船比赛,实际它比喻的是人在任何领域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比如在职场上,有人每天主动加班优化方案,周末还参加行业培训,同事问他:“这么拼有必要吗?”他回答:“现在竞争激烈,不力争上游就会被淘汰。”——这种态度或许让人压力倍增,但确实能推动个人快速成长。
学生群体中同样能看到类似现象。有个高三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坚持每天多做十道题,凌晨还在整理错题本。家长心疼地劝他休息,他却说:“现在不突破舒适区,高考时怎么和别人比拼?”这里的关键在于:力争上游是否等同于透支自己?其实不然,真正的力争上游应该像河流奔向大海,既有明确方向,又能根据地形调整流速。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两家相邻的面包店,A店老板每天研究新品,尝试用天然酵母发酵;B店则守着祖传配方不肯改变。三年后,A店成了网红打卡点,B店却贴出转让告示。这让我们思考:力争上游的本质是什么?或许不是盲目较劲,而是保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在持续改进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运动场上,这个成语展现得更直观。游泳运动员为了提高0.1秒的成绩,会反复调整入水角度,甚至用高速摄像机逐帧分析动作。当记者问及训练强度时,运动员笑着说:“顶级赛事比的就是这些细节。”这揭示了一个真相:力争上游不是与他人攀比,而是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有人担心这种状态会导致焦虑,笔者的观察却相反。接触过的一位创业者,她把公司做到行业前三后,反而开始推行“错峰休假”制度。她的观点很独特:“力争上游不该是全程冲刺,懂得蓄力的河流才能流得更远。”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进取方式,既保持了竞争力,又规避了 burnout(倦怠)风险。
最后想到个生活化的场景。小区里有位退休教师,七十岁开始学钢琴,每天雷打不动练两小时。别人说她“瞎折腾”,她却说:“手指灵活了,脑子才不会生锈。”这种不受年龄限制的力争上游,或许才是最本真的状态——不为压倒他人,只为拓展生命可能性。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大概就是成语给予现代人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