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èi
  • gōng
  • b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劳而无功

繁体字形:力倍功半

英文翻译:get half the results with double the effort

力倍功半的意思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倍:1.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三的五倍是十五。2.加倍:勇气倍增。事半功倍。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成语评论

力倍功半”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花了很大力气,效果却只有预期的一半。比如你吭哧吭哧熬夜背单词,第二天考试却还是错了一半——这不就是典型的“力倍功半”吗?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明明努力了,结果却不如人意?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想用木棍撬动大石头,他拼命往下压,结果木棍“咔嚓”断了。其实只要换个支点位置,同样的力气就能轻松撬动石头。这说明方法不对,力气越大反而越糟糕。就像有人为了减肥天天跑十公里,结果膝盖受伤不得不躺平,是不是比不运动还惨?

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找对发力点。就像做PPT汇报,有人花三小时调整字体颜色,真正重要的数据图表反而草草带过。这时候如果把时间重新分配,用20分钟做视觉美化,剩下时间专注打磨核心内容,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你看,方向调整比单纯堆时间更重要。

有趣的是,现代人反而更容易掉进这个陷阱。手机里装着七八个效率软件,每天在不同APP之间来回切换,看似在“优化流程”,实际消耗的注意力早就超过了节省的时间。我有个朋友甚至专门买了时间管理课,结果光是整理课程笔记就花了半个月——这算不算新时代的“力倍功半”?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努力不是万能药,它需要配套的智慧。就像种田不能光靠多施肥,还要看天气、土壤和作物特性。当发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不妨停下来想想:是继续埋头苦干,还是该抬头看看方向?有时候,转个弯比走直线更能到达终点。

"力倍功半"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