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pá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成语出处: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力排衆議
英文翻译:do one 's utmost to hold one 's own opinion against that of the majority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议:1.讨论;商量:自报公议。2.意见:建议。提议。3.评论:物议。无可非议。
“力排众议”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老板坚持要开发一款看似冷门的产品,其他人都觉得风险太大。但他说:“市场需要创新,不是跟风。”最终产品大卖,证明了他的判断。这时候就能说——他力排众议,推动了项目落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敢力排众议?”其实背后往往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盲目自信,要么是看到了别人忽略的机会。比如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秦国贵族全都反对,但商鞅通过实际成果证明改革能强国。这说明“力排众议”不是赌气,而是基于深度思考的行动。
现实中更容易遇到的情况是什么?比如家长会上,所有父母都要求增加作业量,唯独一位工程师家长提出“应该用游戏化学习”。学校采纳后发现学生成绩反而提升。这种案例告诉我们:力排众议的价值,在于打破群体思维的惯性。
个人认为,真正的“力排众议”需要配套动作。就像马云当年坚持做支付宝,他不仅顶住了内部质疑,还同时搭建了风控体系。单纯地反对多数意见没有意义,关键要提供解决方案。这就像厨师说“不能放辣椒”,必须同时拿出更美味的调味方案。
最后想说的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建设性反对者”。特斯拉刚做电动车时,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嘲笑,但马斯克用专利公开策略推动了行业变革。这种力排众议不是固执,而是用开放姿态实现目标——就像河流遇到岩石,不是硬撞,而是绕道形成新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