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jūn shì dí

成语解释: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繁体字形:力鈞勢敵

英文翻译:Powerful enemy

力钧势敌的意思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钧:1.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雷霆万钧之势。千钧一发。2.制陶器所用的转轮。3.敬辞,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钧座。钧鉴。钧启。4.姓。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成语评论

大家常听到"力钧势敌"这个成语,可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两支足球队90分钟打成3:3平局,双方教练都感慨"真是力钧势敌的较量"。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它传递了什么信息?

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平衡感"。就像跷跷板两端的重量刚好相等,任何需要较量的场合,只要双方实力不相上下,就能用"力钧势敌"来形容。比如职场中两位同事竞聘主管岗位,工作业绩、团队支持都旗鼓相当,这时候老板可能会说:"你们的表现堪称力钧势敌"。这样的表达既客观评价了竞争态势,又暗示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动态平衡。就像智能手机市场的苹果和安卓系统,长期处于力钧势敌的状态,反而推动着行业不断创新。这种竞争中的平衡,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真正的势均力敌需要双方都持续进步,就像骑自行车要保持平衡就得不断向前。

在自然界的例子里,羚羊与猎豹的追逐最能诠释这个成语。当猎豹的爆发力与羚羊的急转能力达到完美平衡时,往往形成惊心动魄的力钧势敌场面。这种生态平衡告诉我们:对抗中也可以有微妙的和谐。或许这正是成语的深层智慧——较量的本质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创造持久的活力。

下次遇到棋逢对手的情况,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就像古代兵法说的"知己知彼",在力钧势敌的格局中,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能在平衡中寻找新机遇的人。当竞争双方都保持进取心,这种动态平衡就会成为创新最好的催化剂。

"力钧势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