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liè zhèn zhǔ
成语解释: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成语出处: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
繁体字形:功烈震主
英文翻译:Powerful earthquake host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烈:1.强烈;猛烈:烈火。烈日。烈酒。性子烈。轰轰烈烈。兴高采烈。2.刚直;严正:刚烈。3.为正义而死难的:烈士。先烈。4.功业:功烈(功绩)。
震:1.震动:地震。震耳欲聋。威震四方。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连着震了几次。3.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见〖八卦〗。5.姓。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功烈震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功高震主”是类似的表达,核心都在讲一个人功劳太大,反而让上级感到威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比如汉朝名将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后却被猜忌,最终落得悲惨结局。这种“功劳太大反成祸”的逻辑,放到今天职场里其实也能找到影子。
为什么功劳太大会带来麻烦? 因为人性深处藏着“平衡需求”。当一个团队过度依赖某个人,或者某人的成就远超预期时,管理者难免会产生“他会不会替代我”的危机感。就像《史记》里写的:“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这种微妙的权力动态,古今中外都在反复上演。
现代职场里也有类似情况。比如某销售总监连续三年业绩断层第一,甚至客户点名只认他时,公司可能会突然调整组织架构,给他配个“联席总监”。这未必是打压,更多是系统在自发寻求制衡。毕竟企业需要稳定,而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伴随着风险。
如何避免成为“震主”的功臣? 三国荀彧的做法值得参考:他明明有治世之才,却始终强调“奉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的决策,自己只是执行者。主动把光环让给上级,用团队协作代替个人秀场,既能保持贡献度,又不会触发权力警戒线。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现代反而更值得玩味。今天的组织形态更扁平,信息透明度也更高,但“功劳边界”的把握依然是门艺术。我的观察是:在集体项目中主动归功伙伴,在个人突破时强调平台支持,这种“藏锋守拙”的智慧,或许比古代单纯的明哲保身更有生命力。
再看科技界的例子,某创业公司CTO带领团队研发出颠覆性产品后,选择转型做技术顾问,把管理权交还给CEO。这种急流勇退的决策,既保护了公司治理结构,也让自己转型为更稳定的“技术图腾”。可见,功劳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成为组织前进的燃料,而非点燃矛盾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