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 yè tiān zhī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加叶添枝
英文翻译:Add leaves and branches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叶:[yè]1.叶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复叶。2.某些像叶子的薄片:铜叶。扇叶。3.同“页”。4.较长时期的某一段:20世纪中叶。[xié]和洽。常指声音的调谐:叶声。叶韵。
添:1.增添;增加:添人。添水。添枝加叶。如虎添翼。添了三十台机器。2.指生育(后代):他家添了个女儿。3.姓。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有人非要加上大段背景介绍、无关细节?比如公司开项目会,小王把原本半小时的进度汇报扩展成两小时的个人演讲,从市场趋势讲到童年经历。这时候同事老张嘀咕:"这属于典型的加叶添枝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核心问题在于人们常混淆"信息完整"和"信息冗余"的界限。就像包粽子时,粽叶裹三层能防止漏米,但裹上十层只会让粽子变成个笨重的绿球。工作中,项目经理李姐就深谙此道,她要求团队做汇报时采用"电梯法则"——假设领导只有坐电梯的30秒时间,必须提炼出最关键的三点。
生活中加叶添枝的案例随处可见。邻居大妈讲述菜场见闻,会把"买到便宜鸡蛋"这件事演绎成连续剧:"今早出门时云特别低,走到第二个红绿灯遇见王师傅的三轮车...(十分钟后)最后称重发现每斤便宜两毛!"其实我们真正关心的只是鸡蛋价格不是吗?这种叙述方式就像给手机贴了五层保护膜,反而影响触控灵敏度。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记得中学语文老师特意教过:"考场作文遇到字数不足,合理的细节描写就是救命稻草。"这让我想到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设计师故意在回廊转角添一丛芭蕉,反而让空间产生欲说还休的韵味。可见加叶添枝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关键要看具体情境和操作分寸。
在自媒体时代,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干货视频往往要嵌入无关的表情包和网络梗才能获得传播。这就像给苦药裹上糖衣,虽然初衷是帮助观众消化知识,但若糖衣太厚,反而模糊了药品本身的疗效。或许我们都需要练习"信息修剪"的能力,像园艺师打理盆景那样,既保持造型美观,又不让杂枝抢夺主干的养分。
下次准备年终总结时,不妨先列个思维导图,把核心成果放在中央位置。那些锦缎般的修辞和华丽的PPT动画,应当像婚礼蛋糕上的糖霜装饰——点到为止即可。毕竟真正懂行的品尝师,更在意的是蛋糕胚是否松软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