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zhōng
  • zhe
  • y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zhōng zhe yào

成语解释:动:常常,动不动。中:切中,打中。窾:空处、中空。要:要害。要:引申为要害、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成语出处:《清史稿·世增传》:“文书往复,惟家铭随方应付,动中窾要,历任总督皆倚重之,以县丞擢知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動中窾要

英文翻译:Move in the middle

动中窾要的意思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窾:[kuǎn]1.空隙。2.中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3.空洞,不实:“窾言不听,奸乃不生。”4.挖空:“斩材窾坚。”5.法则;规矩。6.枯。7.古水名。8.象声词,形容水击石声。9.古同“”。[cuàn]藏匿。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4.又同“”。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们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动中窾要”。说真的,这词儿乍一听有点拗口,但说白了就是“做事抓住关键”的意思。比如你看到老王修自行车,别人折腾半天链条,他直接捏了下刹车片就搞定了,这就叫“动中窾要”。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和普通的高效做事有啥区别?”问得好!举个栗子,同样是整理房间,有人按部就班地扫地拖地,但懂“动中窾要”的人会先打开窗户通风,调整家具位置让空间显大——关键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做对哪件事。就像我家楼下煎饼摊的大姐,她永远先把鸡蛋磕在鏊子正中间,后面摊饼自然又快又圆。

不过话说回来,要做到这点还真不容易。我自个儿以前写方案总爱堆砌数据,后来甲方爸爸一句话点醒我:“小张啊,你这PPT前五页要是还没说到痛点,后面再精彩人家也没耐心看。”您瞧,这就是典型的没抓住“窾要”。现在我做东西都先问自己:这事儿的核心矛盾是啥?用户最痛的痛点在哪里?这么一想,思路立马清爽多了。

可能有小伙伴要嘀咕:“道理我都懂,可怎么练这本事?”要我说啊,得先学会当个“场外观察员”。就像打游戏开上帝视角,遇到问题时先别急着动手,退后三步看看整个局面。上周我们团队赶项目,有个实习生非要重做整套报表,结果老师傅过来把表头加粗标红,问题迎刃而解——你看,找准穴位比胡乱扎针管用多了。

说到底,“动中窾要”这本事得靠经验攒,但更得靠脑子活。就像炒菜放盐,放准了量能提鲜,放多了就齁嗓子。我最近在学插花,发现修剪枝叶时找准主枝的角度,比摆弄十朵花都重要。这世上聪明人很多,但能把劲儿使在刀刃上的,才是真高手。下次遇到棘手事儿,不妨先喝口茶定定神,说不定灵光乍现的瞬间,你就摸到那个“窾要”了呢?

"动中窾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