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rú pī zhú
成语解释:见“势如破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回:“曹操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来势凶猛
繁体字形:勢如劈竹
英文翻译:carry all before one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劈木柴。劈成两半。劈风斩浪。2.(木头等)裂开:板子劈了。钢笔尖写劈了。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劈了。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劈头。劈脸。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劈了。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pǐ]1.分开;分:劈成三股。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劈莴苣叶。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竹: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势如劈竹”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挺有画面感?想象一下用刀劈竹子,顺着纹理一刀到底,轻松利落。生活中哪些场景能用这个词呢?举个例子:小张年初定下的学习计划执行得特别顺利,每天背单词、刷题、写总结,三个月后直接考过了专业认证,整个过程就像劈竹子一样毫无阻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个人成功吗?”当然不是!团队协作也能“势如劈竹”。上周我们部门接了个紧急项目,原本以为要加班加点,结果各环节配合默契,晨会十分钟分配任务,午休前就能收到初稿,最终提前两天交了方案——这种行云流水的合作状态,不就是活生生的“劈竹”现场?
不过要注意,顺风顺水的时候最容易忽略隐患。就像劈竹子虽然顺畅,万一遇到竹节怎么办?去年邻居老王的创业项目开局火爆,三个月拓展了五个城市,结果因为供应链突然断裂,势头戛然而止。所以啊,“势如劈竹”固然好,但得学会在顺境中预留缓冲空间,好比劈竹老手都会先找准竹节位置再下刀。
有个有趣的发现:那些能持续保持“劈竹”状态的人,往往都掌握了“顺势”的智慧。我观察过健身房的常客,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是靠咬牙硬撑,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当身体逐渐适应强度,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步提升时,那种越练越带劲的状态,可不就是运动版的“势如劈竹”?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会我们两个道理:找准方向比盲目使劲重要,持续发力比短暂爆发靠谱。就像劈竹子要顺着纹理下刀,做事也得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下次遇到看似艰难的任务时,不妨先花时间理清“竹纹”,说不定就能体验到那种势不可挡的畅快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