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j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ú fú zhī jiù

成语解释:谓竭尽全力的救助。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匍匐之捄

英文翻译:Prostrate salvation

匍匐之救的意思

匍:〔匍匐〕a.爬,手足并行,如“匍匐前进”;b.竭力,如“凡民有丧,匍匐救之”;c.趴,如“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均亦作“匍伏”。

匐:见〖匍匐〗。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成语评论

匍匐之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我们先拆开看。“匍匐”是趴着往前爬,“救”是救助,合起来字面意思是“爬着去救人”,实际用来形容不顾自身安危、拼尽全力去帮助他人的场景。比如:“地震时,救援队匍匐穿过坍塌的废墟,硬是从缝隙里拉出了被困的母子。”这里不仅表现了救援的艰难,更凸显了救人者的忘我精神。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危险时刻吗?不完全对。比如职场上,同事熬夜帮你修改方案,你可以说:“他简直是匍匐之救,陪我改到凌晨三点!”这种用法把“危险”转化为“紧急”,反而更贴近现代生活。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用“爬”这个动作?其实“匍匐”暗含了行动受限却依然坚持的状态。就像老人摔倒时,路人不顾泥水弄脏衣服,跪地扶起他——这种放低姿态的善意,正是成语的精髓。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帮助必须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比如父母为凑学费打三份工,孩子说“他们匍匐着托起了我的未来”,比“辛苦付出”更有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如何避免用成“自我感动”?关键看是否真的存在“牺牲感”。比如朋友搬家,你说“我匍匐之救帮你打包”,可能显得夸张;但若你发着高烧还去帮忙,用这个词就恰如其分。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竭尽所能”的助人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一束追光灯,能把那些弯下腰的善意照得更亮。毕竟,真正的帮助从来不是优雅的施舍,而是愿意为他人沾一身尘土。

"匍匐之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