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成语解释: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成语出处:《庄子 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做事等
繁体字形:化腐朽為神奇
英文翻译:Turn decay into magic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腐:1.腐烂;变坏。例:流水不腐。陈腐。2.某些豆制品:腐乳。腐竹。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人们常说“化腐朽为神奇”,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隔壁王大爷用废弃的啤酒瓶改造成花盆,原本要进垃圾桶的玻璃瓶现在成了阳台上最亮眼的装饰。你看,这就是把没用的东西变得有价值的过程。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能力只能用在手工活里吗?”当然不是!职场中常见这样的情况:部门里有个性格孤僻的程序员,新来的主管发现他擅长数据建模,专门安排他负责算法优化。半年后,这个“问题员工”成了团队的技术担当。关键在于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特殊可能性。
为什么说这种转化能力特别重要?去年参观过某科技公司的废旧电池回收项目,他们从报废的电动车电池里提取稀有金属,转化率比开采矿石还高。这让我想到,所谓“神奇”往往藏在被忽视的细节里——就像手机里的锂电池,既可能是污染源,也可能变成宝藏。
有个有趣的思考角度:现代人追求“断舍离”时,是否错失了很多转化机会?我倒觉得,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盲目丢弃,而在于判断哪些“腐朽”值得转化。就像老家阁楼那台老式收音机,修好后成为孩子了解模拟信号的最佳教具。
转化思维在教育领域同样奏效。记得初中班主任会把犯错学生的检讨书变成写作训练,要求必须运用三个成语和两个比喻句。那些原本令人头疼的检讨,反而成了提升语文能力的特殊作业。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纪律,又激发了创造力。
观察自然界的循环系统会发现,腐烂的落叶滋养新芽,发酵的果实酿成美酒。人类社会的进步史,本质上就是不断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文明成果的过程。下次看到积灰的旧物或陷入困境的处境,不妨多问一句:这里藏着什么样的可能性?
最近在社区看到志愿者教老人用旧毛衣编织坐垫,原本准备捐赠的废旧毛线在老人手里变成了抢手的手工艺品。这个场景生动说明,当我们将注意力从“缺陷”转向“潜能”时,改变就会悄然发生。或许真正的魔法,就存在于这种视角转换之中。